據媒體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12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其間,將審議國務院關于提請廢止《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議案。這一消息,再度引發市民對“勞教制度改革”的關注。
改革之下,勞教部門下一步的走向如何?17日,記者再度探訪山東省濟南市勞教所,發現隨著最后一名勞教學員的離所,整個勞教所已“空置”。平常緊閉的大門和嚴密的警戒,已被普通安保所取代,整個勞教所似乎正“平靜”地等待下一步的變革。
17日,來到濟南市勞教所。記者看到,勞教所門前冷清,幾乎沒有行人通過,只有一輛輛重型卡車疾馳而過,留下陣陣嗆人的灰塵。過去在勞教所附近經營的幾家商店、飯店,也都關門歇業。
勞教所大門上,依稀還能看到紅地金字的影子。往日的警戒崗哨撤下,僅有傳達室內的一個工作人員在值守。平日阻攔車輛通行的升降桿如今也升起,車輛出入非常方便。記者看了幾分鐘,發現只有兩三個市民模樣的人進出大門,送包裹的“快遞小哥”也很輕松就進入所內。
而這些,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有曾到勞教所辦事的市民表示,過去勞教所內有學員時,不僅所里封閉不對外開放,即使想進入辦公區域,臨時去找人時也要被詳細詢問。
進入勞教所后,記者在辦公大樓內轉了一圈,發現平常繁忙的辦公場所里,如今只有部分民警在辦公。有間辦公室的門上,還直接貼上了封條。
到達辦公樓頂層,遠遠能看到勞教所內的習藝樓。這棟樓,就是往日勞教學員從事勞動的場所。隨著今年8月底最后一名勞教學員的離開,整個勞教所實際早已空置。
全部勞教所內院就像一所放假后的學校,整個兒進入“沉睡”之中。操場上,再也看不到身穿勞教服裝的學員,也沒有平常勞教學員熟練地喊“報告”之聲。
隨后,記者來到進入勞教所內院的門前。隔著玻璃就能看到,原先懸掛在通道處的時鐘已完全停擺,上面的安全無事故等提醒也一并終止。在門鎖處,平常都需要警察刷卡進入,如今輕輕一推,門就自動打開了,上面的密碼鎖也形同虛設。
進入室內,就是進出勞教所核心部位必經的檢查站,一位民警仍在站內執勤,當記者提出要到看守所內部再看一看時。該民警表示,所里已無學員,實在沒有探視的必要了。
這時可以看到,通往內院的大門雖然緊閉,大門上的一扇小門卻一直開著。透過這扇門,可以直接看到以往勞教學員放風時所使用的操場,這在勞教所高度戒備的昔日,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往年記者進出此處采訪,除需要遞交申請外,采訪結束時想要從勞教所出來都需嚴格盤查、核對。
此刻,那扇連通勞教所與外面世界的大門徹底被打開了:它似乎在向一頁翻過的歷史說著再見,又仿佛正在迎接一個嶄新時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