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環保廳官方微博稱,針對網友反映“壽光圣城街道后張村聯盟化工廠環評報告與事實不符”等問題,經省環保廳核實,《山東聯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萬噸氨醇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山東省冶金設計院在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中存在提供虛假材料、隱瞞有關情況等問題。對此,省環保廳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對環評編制單位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和審批部門濰坊市環保局進行通報批評,并將有關情況上報環境保護部,建議給予嚴肅處理。 記者王曉迪
網友微博舉報“環評文件與事實不符”
今年6月5日,網友“壽光聯盟化工環評”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系列圖片,內容為《山東聯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萬噸氨醇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環評文件”),并質疑:“為什么報告書中描述的內容有些與事實嚴重不符?例如,我們村有600多口人,他們報告中給了286人;廠址緊鄰我們村,他們卻說廠址附近無居民區……”
據發帖人介紹,“氨醇技術改造項目”地址離后張村也就100多米。自從項目建成以來,村子里時常彌漫著刺鼻氣味。隨后記者在網友上傳的帖子中發現,在“項目所在地周圍單位情況調查表”中,該項目與后張村的方位、距離(km)標明為“S. 0.15”,人口為286;與前張村的方位、距離為“SW. 0.2”,也就是說,該項目在后張村以南150米,在前張村西南200米處。另外,“環評文件”的第4章中寫到:根據環評實施方案,在廠址周圍共布設5個大氣監測點,但后張村和前張村卻都沒有大氣監測點。
省環保廳微博連續4次公開回復
在發帖人的微博中,記者發現,舉報得到了山東省環保廳先后4次回復,對聯盟化工廠環評報告問題,省環保廳立即組織專人進行了調查核實,指出報告書分析的環評敏感目標地方后張村常住人口為286人,經與后張村村委核實,2004年該村人口為613人,屬環評文件編制數據錯誤,該項目已停產搬遷,并對出現錯誤的環評單位——山東冶金設計院通報批評,并報請環境保護部按國家規定進行處理。
進展
環評項目現已停產
據悉,該《環評文件》2004年5月由山東省冶金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由濰坊市環保局批復,項目于2006年5月建成。對此,省環保廳立即進行了全面調查核實工作。
濰坊市環保局對該項目現狀情況、編制情況和審批情況進行了自查。通過自查發現,山東省冶金設計院有限公司在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中存在提供虛假材料、隱瞞有關情況等問題,并提出初步處理意見。通過現場檢查,該項目現已停產,正在搬遷當中,預計2014年底全部拆遷完成。
處罰
將追究審批相關責任人責任
鑒于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提供虛假材料、不按規定預測污染因子、隱瞞有關情況等主要問題,省環保廳經研究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對環評編制單位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和審批部門濰坊市環保局進行通報批評。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要進行限期整改,在整改沒有通過省環保廳驗收之前,全省各級環保部門不得受理該公司編制的環評文件。除此之外,濰坊市環保局要追究審批該項目的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