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貓雙11,山東消費者豪擲17億
11月11日,因有4個“1”而被戲稱為“光棍節”。這個日子,因為電商摸透消費者欲借購物排遣郁悶的心理,進行五折大促銷,最終演變成了全民“網購狂歡節”。
今年的天貓雙11網購狂歡節,吸引了各地消費者24小時豪擲350.19億元。其中,山東消費者攜17.34億元交易額位列全國第7位,遠超去年8.9億元的消費記錄。
買家調侃“淘到想剁手”
“很早就看好了一條圍巾和一頂帽子,加入了購物車,支付寶也充夠了錢,就等著雙11的到來了。”省城上班族小菲已有4年的網購經歷。
初為人母的王女士在濰坊一家文化單位供職,她列出的購物單中,母嬰和家居用品占了大頭。花銷不少的她也在購物促銷結束后發微博自嘲說:“淘寶淘到想剁手。”
來自阿里的數據顯示,到11日13點04分,天貓雙11網購狂歡節成交額突破191億元,僅用13小時就完成去年全天交易額;形成包裹8000多萬個,也超過去年全天的包裹數之和。與此同時,包括我省海爾在內的8家店鋪挺進“億元俱樂部”。
2009年開始,阿里集團都會在每年11月11日舉行大規模的消費者回饋活動。五年間,這一天從一個普通的日子逐漸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年度盛事。
有的電商提前半年布局
一個平臺的成功,讓各路電商都盯牢了這場消費盛宴。據悉,今年雙11購物狂歡節,參與商家規模增至2萬家,是去年的兩倍,涵蓋電器、服裝、家裝家飾、汽車、洗護美妝、母嬰、食品、圖書等多個行業,3萬多個品牌。
來自濟南的“淘品牌”韓都衣舍在圈中頗具人氣。淘寶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來,韓都衣舍的銷量一直穩居整個天貓所有店鋪排名第一的位置。
“今年6月初,我們就開始進行各種籌備工作。在供應鏈方面,從今年6月開始儲備面料、輔料,7、8、9月下單生產,10、11月質檢入庫。”韓都衣舍董事長兼CEO趙迎光告訴記者,雙11當天,韓都衣舍推出4000款式供顧客選擇,涵蓋女裝、男裝、童裝和鞋包配飾等。
今年雙11期間,韓都衣舍還在其旗艦店網頁無償分享流量給由濟南市電子商務協會甄選的20家濟南潛力電商。
雙11釋放出的強大購買力,讓線下傳統商場無法不動心
線上的瘋狂 線下的探索
11月11日,零時過后55秒,支付寶交易額突破1億元;6分鐘,突破10億元;1小時,突破67億元;5小時過后,破百億;當日13時04分,到達去年令人驚嘆的全天交易額——191億……天貓官方之前預測的“雙11”當天300億的銷售額看來仍是略顯“保守”了。
凌晨的搶購
雙11吸引力如此之大,關鍵在于價格。打開天貓今年“雙11購物狂歡節”的主頁面,眾多品牌齊齊打出的“全店5折”字樣實在極具誘惑。
“有一雙皮鞋,我相中很久了,但是它998元的實體店標價,實在讓我下不了手,但‘雙11’的價格是499元,讓我十分期待。”今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小鄭說。
實惠人人想得,因此,為了確保能夠搶到低價心儀商品,準備工作必須做足。首先是把心儀商品加入“購物車”,以節省時間一鍵下單;再者,搶拍之際,網上銀行極易因支付壓力過大而引發支付擁堵,應提前將錢充入支付寶。最后,考驗網速及眼明手快的時候到了,打開頁面,緊盯時間跳動,一過零點立即狂點鼠標。即便如此,小鄭還是在全國消費者的洶涌網購熱情中敗下陣來。 “一過零點我就開始付款,見到的提示總是‘收銀臺擠了好多人,請耐心排隊等待付款結果’,折騰半個多小時,收到提示‘該商品已下架’,白忙活了一場。”小鄭感到很失望。
傳統商場的劣勢
與網上交易的火爆相比,線下傳統商場的雙11,只能是個稍顯冷清的日子。
“進入11月,我這個專柜的銷量幾乎下降了三分之二。來我們專柜的顧客,看完衣服都會問一句雙11還有更優惠的活動嗎?”在濟南貴和購物中心擁有一家某品牌服裝專柜的林女士說。
雙11釋放出的強大購買力讓線下傳統商場無法不動心,但是要拼價格,他們完全不是對手。
“商場雙11推出了買110元減55元的促銷活動,但照此折算,去掉各種費用,我一件衣服只能賺幾塊錢,只能是不賠錢走個銷量。”林女士告訴記者。為此,思索過后,這一“保本賣吆喝”的活動她沒有去湊熱鬧。她所說的各種費用具體來說包括商場抽取的傭金、物業費、管理費、信息使用費、衛生費、電費等等,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額,但是這些明顯是傳統商場較之網店多出的一大塊成本,也注定了“價格戰”中的劣勢地位。
O2O模式成為新趨勢
在電子商務沖擊下,傳統商家一直在謀求一條線上線下雙贏之路,部分商家也初嘗成果。
去年底剛剛入駐天貓的山東兩條腿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守雷介紹,因為往線上延伸的晚,其產品銷量一直無法和早已入駐的同行業商家相比,“雙11正是一個打‘反擊戰’的好契機。”張守雷說,“效果果然突出,今天一天的銷量能趕上平時的一個月。”
下一步發展規劃里,張守雷是線上線下一起考慮的:“將著力解決線上線下價格節點的設置問題,為了保護實體店,線上價格不會設的太低,同時在天貓開辟副牌,靠質量+價格模式來贏得消費者。”
在家電行業,傳統商家走得更遠些。在蘇寧電器位于泉城路的一家店面,在一款標價14399元的冰箱前,導購員告訴記者:“今天您可以按照網上價格12499元并參與滿10000減1000的活動購買,實付價格僅11499元。”
“您在門店付款,我們幫您完成線上的交易程序,也就是說您完全是用線上的價格買了線下的產品,還可以享受線下的服務,商品會從我們本地的倉庫給您送貨上門。”看記者略有一絲不解,導購員繼續解釋道。
這也就是所謂的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當下盛行的團購就是O2O的一種表現形式,即線上下單線下消費。今年11月8日—11日,蘇寧開啟了第一屆O2O購物節,線上線下銷售雙線飄紅,成功在雙11分得一杯羹。
O2O模式的開啟,表明未來電商和傳統零售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博弈,“合作競爭”的雙贏關系變得十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