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齊魯網11月8日訊(記者 李英 通訊員 李茂建)11月8日,作為藍色硅谷重點項目之一的國家深海基地--“蛟龍”號的母港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4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和竣工驗收,2015年投入使用。屆時,國家深海基地還將成為對全民開放的深海科普教育基地,使普通百姓有機會體驗乘坐蛟龍號下潛的驚奇。
據了解,國家深海基地是我國大型深海裝備業務化運行的支撐基地,是我國開展深海技術裝備研發和試驗、深海科學研究和深海資源調查的公共平臺,也是繼俄羅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裝備支撐基地。
除了海域工程,該工程還將建設大型試驗水池、深海裝備維修維護車間、潛航員培訓設施、遠洋通信指揮設施等陸域工程。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5個多億,占地390畝、用海約1000畝。建成后將包括9個功能區(碼頭作業區、裝備維護維修區、潛航員訓練區、綜合科研辦公區、科研儀器海上試驗場、WHF水聲通信設施區、港口燈塔導航及大洋通信岸臺區、學術交流科普區、生活區),將是多功能、全開放的國家級公共平臺,為開展深海科學研究、深海資源調查提供全方位服務。
國家深海基地建成后將成為我國邁向深海的強大技術支撐,成為科學家探索深海奧秘的橋頭堡,成為提升國民海洋意識的科普教育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