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亞楠 王敏超 報道
本報濟南11月4日訊 今天,省環保廳通報了第3季度環保專項行動檢查情況,并對13家企業環境違法案件實施掛牌督辦。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全社會環保意識逐步強化、環境需求逐漸提高,但與此相對應,環保部門在具體執法、檢查中的弱勢凸顯。在此次通報的13家企業環境違法案件中,有多家企業出現“拒絕環保執法檢查”、“拒絕履行環保部門依法作出的停產整改的處理決定,違法擅自恢復生產”、“擅自改動在線監測數據”等問題。
其中,淄博市山東淄博德元制革有限公司、棗莊市滕州盛隆煤焦化有限公司均拒絕環保執法檢查。省環保廳責令其在11月15日前作出書面檢查并報送省環保廳;責令所在市環保局于11月30日前對企業進行重點環境監察,對環境監察發現的企業違法行為依法給予處理,并將環境監察情況報省環保廳,并分別于12月10日、12月31日以前完成整改。
與眾多小企業“偷偷摸摸”違法的行為不同,在拒絕履行環保部門依法作出的停產整改處理決定的企業中,也有大企業的身影:
山東叢林集團有限公司(煙臺市)4000t/d熟料水泥生產線及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未按照環評批復的要求完成村莊搬遷工作,拒絕履行環保部門依法作出的停止試生產的處理決定,擅自進行試生產;
東營市昱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未按照環保要求建設污水和廢氣處理設施,拒絕履行環保部門依法作出的停產整改的處理決定,違法擅自恢復生產;
聊城市鑫能鋼管有限公司建設項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未履行環評審批手續,拒絕履行環保部門依法作出的停產整改的處理決定,擅自違法生產。
現已責令以上3家企業立即停止試生產、生產,于11月15日前作出書面檢查并報送省環保廳;未經環保部門批準、驗收,不得擅自恢復試生產、生產;未按要求停產整改的,依法給予處理,涉嫌環境污染犯罪,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在線監測是環保日常監察的重要手段。但在此次專項行動中,煙臺市華力熱電供應有限公司、臨沂市蒙陰縣鑫源熱電有限公司均被發現存在擅自改動在線監測數據,其外排廢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的數據,現場人工監測與在線監測差異較大,實際超標嚴重。均已責成所在市環保局依法立案處罰,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在11月15日前完成調查處理,查清超標排污和在線監測數據問題和原因,并將調查處理情況報告省環保廳;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務,依法責令其停產整改,于12月31日以前完成整改。
此次專項行動以大氣、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等為重點,累計檢查水質反彈的河流斷面24個、城市(含縣城)建成區污水直排問題10個、省控重點企業138家,涉危險廢物企業147家、城市污水處理廠24家、重點工業園區6家、企業建設項目環評執行情況52家、重點建設項目和減排項目33個、消耗臭氧層物質(ODS)重點企業3家、信訪投訴及輿情反映的重點案件64件。除以上7家企業外,還有6家企業因超標排污等被掛牌督辦。
原標題:13家企業被掛牌督辦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