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銀行積極轉型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及金融改革不斷深入,近幾年來中國銀行業高利潤增速放緩,銀行利潤主要靠息差收入的盈利模式也亟需改變。
16家上市銀行2013年半年報顯示,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較上年末進一步下降約2個百分點,2012年為23.56%。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速放緩趨勢尤為突出。據銀監會統計,2013年上半年國內商業銀行凈利潤為7531億元,同比增長13.83%,較去年銀行業利潤增速明顯放緩。
招商銀行行長田慧宇表示,“從長遠來看,近幾年銀行業盈利放緩也有必然性,高盈利增長的局面難以長期維持。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中樞的下移,銀行業高利潤增長出現拐點,利潤增幅已開始逐年下滑。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逐漸步入深水區,利差收窄是必然趨勢。”
他認為,未來銀行利潤還是有較好的發展空間的。“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沒有改變,新的增長動力逐步形成,銀行業仍有較好的發展空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主線,為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未來,中國銀行業將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著力改進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加大小微企業和低資本消耗領域的信貸投放,不斷挖掘新的盈利增長點。”
他指出,當前及未來,實體經濟運行、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脫媒發展、銀行監管加強對商業銀行業務拓展、風險防范、盈利增長、內部管理等都提出了嚴峻考驗。面對快速變化的外部經營環境,銀行業加快推進戰略轉型勢在必行。
至于如何轉型面對。田慧宇表示,“面對挑戰,招商銀行將堅持效益、質量、規模相協調的發展理念,以服務為主線繼續扎實推進二次轉型戰略,通過服務升級實現戰略轉型。”
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
今年以來,市場順勢掀起的互聯網金融熱潮,也對銀行傳統的經營模式帶來沖擊。
中國光大銀行行長郭友表示,“作為商業銀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首先,要有‘網絡思維’,吸收互聯網精神,用開放的、創新的、積極進取的思維迎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其次,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放下身段真正從客戶的角度思考金融服務模式的契合點和創新點,前瞻性地研究客戶行為模式的點滴變化;再次,在機制上做好創新,避免業務模式的創新成為偶發靈感的一次性行為;最后,要不空談、抓實干,需要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建設性的具體舉措,積極推進移動金融的建設。”
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則表示,金融業邊界日益模糊,邁入“泛金融”時代。受新興移動通信技術的影響,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紛紛展開了針對智能移動終端的爭奪戰,試圖整合各界力量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金融業的邊界日益模糊,業態變換更趨豐富,邁入“泛金融”時代。
警惕同業風險
閻慶民強調,要加快推進面向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但要注意規避偏向體內空轉或者追求監管套利的金融創新。他同時透露,銀監會將進一步細化“8號文”關于理財業務規模控制、期限錯配、風險防控方面的監管措施,銀行應切實規范理財業務,認真開展自查和接受檢查,認真規范登記理財信息,做好事前報告。
閻慶民指出,當前,隨著金融創新逐漸加快,同業、理財業務快速增長,負債的穩定性明顯下降,期限錯配也更加突出,給流動性風險管理帶來更大的挑戰。閻慶民指出,理財業務方面,個別銀行對“8號文”的監管要求落實不到位,例如非標投資沒有完全比照自營貸款進行管理;通過做大分母、賬戶轉換等方式來達到非標資產的比例要求,并沒有真正消除風險。為此,銀監會將細化“8號文”。
在談到同業或負債業務的合規風險問題時,閻慶民指出,部分銀行對同業業務的會計核算不規范,既不入賬更不進表,風險管控嚴重缺位。對此,各家銀行要高度重視,盡快健全和落實風險防控責任制,必須在合規的前提下開展業務創新。此外,各家銀行都要充分認識流動性風險特征的深刻變化,全面提升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要豐富流動性風險的防控手段,更加重視調整自身的業務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避免過分依賴外部融資。同時,要重新認識流動性、安全性在“三性”平衡之中的重要地位,厘清流動性管理機制,真正實現流動性管理與業務發展之間的協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