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救護設施缺位,游覽線路管理混亂
24日,省消費者協會介紹,旅游經營者應當建立旅游安全責任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在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場所設置顯著警示標識,劃定警戒范圍或者作出明確安全提示,采取必要防護措施。
但通過體驗發現,部分景區離標準差距不小。有的景點雖設置有應急電話指示牌,可沿著指示牌卻找不到應急電話。有的景點無安全標志,有的標識不醒目。沂水地下大峽谷、地下螢光湖景點,隧道內和地下峽谷內缺少安全提示牌,個別照明設施損壞,光照不足,易發生危險,在體驗當日就看到2名游客摔倒。沂水地下大峽谷一浮橋護欄,設置不合理,僅有上邊一根繩,不利于兒童抓扶。洞內無無線通信信號,游客的手機無法用,而全程沒有設置救援電話。在部分景點沿海邊、河道景區,沒有安全警示和必要的救護設施,不設防護欄。長島景區海岸礁石游玩比較危險,景區未設置提示說明,半月灣海水浴場沒有見到安全服務人員。
景區內部游覽線路管理混亂,紅荷濕地景區,游覽電瓶車缺乏調度,游客在烈日下等待30分鐘之久,而且沒有遮陽棚,一些年齡小、體質弱的游客容易中暑。大乳山景區內無電瓶車乘車區域,無人管理,隨意停車,導致游客爭相搶座。有的景點垃圾筒設置少,沂水地下大峽谷、地下螢光湖景點內,游客隨意亂丟的塑料鞋套較多,而塑料鞋套粘水后濕滑,踩上去極易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