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本報記者 孟凡蕭 通訊員 劉旭東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73歲的劉言增在長達六年的時間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顛覆了這一說法。六年間,他克服重重困難,悉心照料因腦血栓臥床不起的岳母,成為妻子眼中的“好丈夫”,更成為親戚、鄰居眼中的“孝女婿”。
為盡孝道,接岳母到自家一住就是31年
4日下午,在位于臨清市金郝莊鎮劉洼村的劉言增家,整個院落干凈整潔。妻子唐之銀正坐在床邊陪95歲的母親“嘮嗑”。而老人只是躺在床上,嘴唇微動像是在說著什么。“俺娘自從癱瘓之后就不會說話,我擔心她悶得慌,有時間就坐在床邊給俺娘拉拉村里的新鮮事。”唐之銀說。
“我母親多虧我丈夫照顧了,多虧我丈夫了……”,談起自己的丈夫,唐之銀很是欣慰,
今年95歲的母親名叫王秀英原住金郝莊鎮栗官屯村,25歲時,丈夫撇下她和一個未滿3個月的獨生女兒去世。自此,王秀英孤苦伶仃、含辛茹苦將女兒唐之銀拉扯成人。
“俺娘命苦啊,但是卻有一雙慧眼,給俺挑了一個好丈夫,給自己挑了一個好女婿。”唐之銀說道
轉眼之間,母親已過花甲之年,在劉言增的再三要求下,將母親接到自己家中照顧。唐之銀告訴記者,平時買了好吃的,劉言增自己舍不得吃,也要偷偷端給她娘,為了讓岳母收看喜愛的電視節目,劉言增經常悄悄把孩子引開、支開。
“劉言增對他岳母可以說是百依百順,30年來和老人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拌過一句嘴。”劉洼村一村民說。
癱瘓六年
悉心照料岳母生活起居
王秀英晚年時突患腦血栓,雖經多方救治,終因年齡太大而臥床不起,這一躺就是6年。“我身體不是太好,我母親躺床上這六年多虧我丈夫照顧了。”唐之銀說,其實她丈夫身體也不好,6年間因病兩次住院做手術。
為了照料岳母,劉言增和妻子與岳母睡在同一個大炕上,每天夜里要為老人翻六、七次身子。為了讓老人睡得舒服,劉言增用沙土代替尿布,把沙土加熱殺菌,每天給老人最少清換兩次。“我們村里在孩子小的時候都用沙土代替尿布,這樣既干凈又舒服。現在老人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你得把她當孩子來養才行。”劉言增說道
劉言增說,老人現在就像一個嬰兒,想吃什么也說不出來,他和老伴就變著花樣的給老人做飯。“我們也是約摸著我娘快吃夠一樣東西了,就給她變換其它食物吃。”唐之銀說。
“只要俺能動,
就一直照顧下去”
劉言增的行為,不僅在親戚、朋友中口口相傳,也讓四鄰街坊贊不絕口。
“岳母生病還癱瘓,上廁所、穿衣服、洗澡全得人照顧,劉言增一做就是6年,太不容易了。”一劉姓村民說,他經常去劉言增家看望他岳母,劉言增總是把岳母照顧得很好。
鄉親們來劉言增家串門兒,總見劉言增坐在岳母床前拾掇這拾掇那。村民李桂清感慨地說:“你對岳母可真算是盡了孝心了!”可劉言增回答:“我才73歲,只要俺能動,就一直照顧下去。”對此,有人善意地笑笑,也有知情人微微點頭:“你別說,這個目標,還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