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3日訊 (記者 池鵬 柴明)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在即墨的于光左老人的奶牛場被人推平之前,埠后村還發生了兩起類似的事情,而事情的起因,都是因為這條正在修建的青龍高速公路。
老人于光志也是即墨市省級高新區埠后村的村民,在自家的耕地上建了四畝多大棚,種植葡萄,前段時間,高速服務區占地也占到了他家的大棚,但是,這補償款卻讓老人沒法接受。
“俺這6年的葡萄,給20塊錢一袋肥,給俺2毛錢一棵,別人壓的苗少,給3塊錢一棵。”
同樣因為征地,于學文家的十多畝葡萄大棚也遭了秧。
“補償給我寫的20萬,按國家政策補得100多萬。”
雙方對于補償款的問題一直沒有協商好,2013年7月2號,于學文和于光志老人的兒子分別接到了村委的電話。記者從于學文老人接到的通知上看到,通知要求7月4號下午16點前到村委領取補償款,并于7月4號下午16點前自行清空自留地上附著物,超期村委將視為放棄地上物所有權,并依法進行清理,造成的損失由自己承擔。
而這個通知書上關于土地的位置和畝數全都是空缺的,通知蓋得是即墨市省級高新區埠后村村民委員會的公章。
由于認為補償差別太大,于學文他們也沒有按照通知上的規定清理地上附著物,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就在7月5號的凌晨,有一伙人來到了他們的葡萄大棚。
“兩個裝載機在地里推,還有一個挖掘機在地里,一到跟前他們就上來二三十個小青年,二十來歲的,拿著大砍刀,四五十公分長的砍刀,一米多長的鐵管,俺一到眼前他們就圍上來了。 就看著俺,不讓俺動彈。”
于學文告訴記者,他們兩家的葡萄大棚才種了七年,而葡萄往往在五六年后才能到生果期,所以,他們中的這些葡萄才剛剛開始為他們帶來收益。趕緊報警吧,于學文在和派出所民警一起趕到現場時,十幾畝大棚已經被夷為平地,華山派出所的民警對這幾臺鏟車和挖掘機做了詢問記錄。可是,現在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事情還是沒有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