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夜間至30日上午,一場看似給力的降雨并未讓島城降溫,30日市區和郊區最高溫分別達到30.6℃、31.6℃。當島城市民對桑拿天有所抱怨時,中國氣象局在30日上午啟動今年首次重大氣象災害(高溫)Ⅱ級應急響應。而據青島市氣象臺消息,31日市區和郊區最高氣溫預計分別將達31℃和33℃,雖然相比南方多地本市最高氣溫有限,但高濕背景下市民仍需注意防暑。高溫也催高了島城用電量,創歷史新高。
電閃雷鳴,風雨徹夜
29日晚上10時30分許,伴隨著電閃雷鳴,一場驟雨在夜色中拉開帷幕,而當 30日的黎明到來時,淅瀝的雨聲仍然不絕于耳。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截至30日中午12時許,本市多地在此次降雨過程中迎來中到大雨,其中黃島和膠州局部地區出現暴雨。“本市平均降雨量21.1毫米。”市氣象臺工作人員介紹說,其他區市降雨量分別為:市區16.4毫米,嶗山 20.3毫米,黃島44.9毫米,膠州 26.0毫米,即墨15.5毫米,平度11.4毫米,萊西13.6毫米。
“下完雨還這么熱……”遺憾的是,這場看似下得透的降雨并未讓島城的高溫天氣“退燒”,加上30日早晨的霧氣,空氣濕度居高不下,市民只能繼續面對桑拿天。據市氣象臺監測,當日市區最高氣溫達到30.6℃,黃島出現了31.6℃的郊區最高溫。而在當日上午 8時,島城空氣相對濕度達到96%。
涵洞低洼地,排水挺及時
30日上午,降雨結束之后,本報記者走訪了海岸路、孟莊路、普集路等路段的路橋涵洞,這三處地點在每次強降雨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積水。在普集路上的鐵路橋下,記者看到除路中間坑洼處仍有少量積水外,大部分積水已排出,路況良好,未影響車輛通行。孟莊路鐵路涵洞積水相對嚴重,記者到達此處時排水工人剛剛結束工作正準備離開,路邊的“水深”警示牌隨后也被搬走,車輛行駛恢復正常。在海岸路涵洞下,在路邊賣報的丁大姐受訪時說,30日凌晨4時涵洞積水嚴重,嚴重影響了車輛通行,好在排水工人及時趕到打開下水道,積水隨之慢慢消失。
記者從市水文局獲悉,截至 7月30日,青島市2013年共降水427.1mm,比去年同期降水量偏多66.7% ,比歷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4.2%。29日6時至 30日6時,本市大中型水庫在此次降水過程中共進水1057萬立方米。記者發稿時,除產芝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0.25m外,其余大、中型水庫水位均在汛中限制水位以下。
多地迎大“烤”,島城也難逃
7月30日上午 10時,中央氣象臺在連續四天以來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就在1個小時之后,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Ⅱ級應急響應,這也是有史以來氣象部門啟動的最高級別的高溫應急響應。據中央氣象臺消息,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慶等地仍將出現較大范圍日最高氣溫超過35℃的高溫天氣。其中江南部分地區持續高溫日數可達5至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溫歷史極值。截至 7月29日,南方共有43個縣市日最高氣溫超過40攝氏度。
山東省暫未列入此次高溫應急所覆蓋地區,然而記者于30日從青島市氣象臺獲悉,本市在31日天氣將轉好,而氣溫也將隨之回升。“市區最高氣溫31℃左右,郊區最高氣溫33℃左右。”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江敦雙介紹稱,本市的最高溫相比南方多地的最高溫看起來并不讓人擔心,但由于島城近期空氣濕度仍較大,市民還應注意防暑降溫。而在8月1日至2日,在副熱帶高壓北抬的影響下,本市將有陣性降雨天氣。
記者從市氣象臺氣候科獲悉,2002年7月15日,市區出現了38.9℃的歷史最高溫,這一紀錄至今未被刷新;同一天在原膠南也出現了41.0℃的本市歷史最高溫。市氣象臺氣候科科長李德萍介紹說,全國多地高溫持續的背景下,今年島城氣溫能否總體上保持“低調”還需看老天“臉色”。
記者 王曉強 實習生 王梓心 張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