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聞網訊 編者按 周村區大力整治“升學宴”,順乎民意,深得民心。正常的人際往來,情誼傳遞無可厚非,但當前社會上“生日宴”、“升遷宴”等諸如此類的宴席大行其道,無非是巧立名目借機斂財或心懷私欲趨炎附勢,其中也不乏隨波逐流違心參與者,此風盛行,無疑會成為侵蝕社會道德風尚的毒瘤。周村區黨委政府當政為民,果斷出手,還了百姓一片潔凈的天空,他們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
曾幾何時,升學宴還是人們向學子表達祝福、傳遞喜悅的主要方式。然而每年高考之后,各大酒店的升學宴搭拱門、找司儀、鳴禮炮、請嘉賓,呈比肩婚宴之勢。親友間紅包輪轉,名為禮尚往來,實為“還人情債”,年復一年水漲船高的升學宴份子錢成了一項沉重的負擔。
“孩子考上大學,家人和知己親朋祝賀一下本是人之常情,但大操大辦就超出了一般正常人情往來的范疇,成了干部群眾的負擔,任憑其發展就會產生攀比跟風的“怪圈”,成為滋生腐敗的“泥沼”,最終成為影響社會文明進步的‘頑疾’!”早在去年高考后不久的一次會議中,區委書記韓昆山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大操大辦升學宴的性質和危害,并下決心對這種行為“予以嚴格治理”。
自去年起,周村區就開始對機關事業單位干部群眾大操大辦升學宴進行專項治理,今年更是有針對性地開出了一劑劑對癥的猛藥。早在5月底,區紀委監察局就對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干部群眾子女參加2012年高考的情況進行了登記摸底,并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參與測驗的83個機關事業單位6315名干部群眾中,有超過九成對大操大辦升學宴現象持反對意見,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完善的制度和強有力的措施是根除頑疾的保障。在沿襲去年的升學宴專項報告制度的基礎上,申報人員范圍也從副科級以上干部擴大到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干部群眾;對申請舉辦升學宴的,除要進行專項報告外,還需在本單位進行為期10天的公示,并將報告的情況存入干部廉政檔案。
治理行動得到了廣大機關干部的積極響應,區園林局中層干部蘇春國的孩子今年高考,他告訴記者,對治理“升學宴”,從區里到園林局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孩子成績出來后我們就從簡慶賀形成了統一意見。
一劑劑猛藥,不斷消解著沉疴痼疾,凈化著社會風氣,也改變著人們的行為習慣。“今年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干部、副科級以上干部及班子成員申報升學宴的一共有167人,其中明確表示不舉辦升學宴的占到了八九成,剩下的也都是在家庭親屬范圍之內舉辦。今后我們將繼續創新治理方式,加大治理力度,鞏固治理成果,使升學宴向著更節儉、更溫馨、更文明的方向轉變。”區紀委書記于清說。(記者 董學宏 特約記者 孫德志 通訊員 楊學順 劉靖 編輯鄒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