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7月14日訊 (記者 徐潔 張榕博) 據了解,目前,根據國家和省教育部門要求,我省所有地市已將優質高中招生名額的六成以上分配到初中,這些名額即“指標生”,但各地在指標生錄取下限上設定了不同的標準。
濟南只要達到390分最低提檔線就可享受指標生名額。青島則要求指標生中考成績不得低于第一志愿普通高中學校錄取線30分。濰坊市規定,指標生錄取標準不得低于擇校生錄取標準。德州指標生最低錄取線不得低于所報考高中統招線50分。
今年,濟南市將11所優質高中計劃內招生人數的80%分配到各初中學校,而2011年以前,這一比例為75%。2008年,早在我省提出將優質普高招生名額的60%分配到初中以前,濟南市已著手改革指標生分配辦法,指標生分配比例由原來計劃內招生總人數的70%擴大為75%。
我省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的60%以上在區域內初中合理分配,并使之制度化、規范化。而指標生錄取的底線在哪?國家和省教育政策均無規定。
7月14日,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表示,目前,我省所有地市都已做到將優質普高招生名額的六成以上分到初中,促進教育均衡。
濰坊:指標生線不低于擇校線 今年“卡住”166名考生
本報濟南7月14日訊(記者 徐潔)今年,濰坊市區各公辦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的60%分配到服務區內各初中學校(即指標生)。濰坊一中統招生計劃為1417人,按照這一比例,將有850個招生名額作為指標生分配至其招生區域內的初中學校。
今年,濟南市一改往年一所高中劃一條指標線的做法,只要達到390分最低提檔線、等級評價的學考科目C級以上,就可以享受各校的指標生名額。
然而在政策性推進教育均衡的同時,為教育公平起見,各個地市都設置了不同的指標生錄取標準下限。
濰坊市規定,指標生錄取標準不得低于擇校生錄取標準。在實際錄取中,由于每個初中學校教學水平、學生素質存在差異,同樣考入濰坊一中,在廣文中學等優質初中比在教育質量稍差的初中競爭要激烈得多。
廣文中學校長趙桂霞坦言,“擇校生分數線”這一門檻也不低。從濰坊一中公布的指標生錄取數據來看,今年,這一分數線將166名學生卡在了指標生資格之外。
“指標生錄取還是應該有一個合理的下限。”作為濰坊一所優質初中校長,趙桂霞認為,指標生政策固然有利于推進教育均衡,給了薄弱初中學生讀優質高中的機會,然而,如果標準太低或無標準,將不利于調動初中學校辦學積極性,同時有實力的初中生也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
泰安:兩初中指標生分數差366分 部分家長開始后悔讓孩子擇校
本報泰安7月14日訊(記者 白雪) 泰安市從2010年開始實施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制度,2008年泰安市省級規范化公辦高中學校已實行指標生分配,最早分配的指標生人數為50%,從2010年起,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學校的指標生占招生計劃總數的比例不得低于60%,持續至今。
泰安公辦普通高中學校的指標生計劃占計劃總數(不含自主招生、藝體特長生)的60%。
泰安市各縣市區教育局根據對各初中學校素質教育水平評估結果和合格畢業生人數,將各普通高中學校的指標生計劃分配給所屬的初中學校。
泰山區自2009級起初中學校的擇校生不能報考指標生志愿。
家長劉女士的孩子是擇校生,今年參加初中學業考試,孩子沒有“夠上”泰安一中統招生分數線,她有些后悔自己當初太過魯莽沒有讓孩子在原學區初中學校上學。“指標生照顧到了一些農村學校的孩子,但對于城里學生來說,競爭著實有些激烈。”
從2014年起,泰安市普通高中學校指標生計劃的分配除依據初中學校畢業人數、初中學校素質教育評估結果外,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上年升入高中段學校學生人數、普通高中高一新生體質測試結果將作為重要參考指標。
一所初中學校老師介紹,“學考出成績后,假設我們學校有10名超過泰安一中(青年路校區)統招線,有20名指標生名額,那么除去這10個學生,再給所有報考該校指標生的學生排名,排到第20名學生的成績就是泰安一中(青年路校區)在我們學校的指標生分數線。今年2013年市直高中學校分數線公布后,發現泰山雙語學校的泰安一中(青年路校區)指標生分數線最高,為988分,而位于泰山區省莊鎮的省莊二中的泰安一中(青年路校區)指標生分數線最低,只有622分。”
青島:2014年將全部取消擇校生 教育局稱沒有上調指標生比例打算
本報青島7月14日訊(記者 李珍梅) 2013年青島的中考錄取已經結束。今年青島8所優質普高的指標生比例仍為學校普通班計劃內招生人數的60%。指標生中考成績不得低于第一志愿普通高中學校錄取線30分(含30分),且四科會考等級成績達到2B2C以上(含2B2C),則可被錄取。14日,青島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指標生比例暫時還沒有調高的打算。
14日,青島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稱,青島在指標生比例方面暫無上調的打算。
2013年8所優質普通高中繼續招收指標生,指標生比例為學校普通班計劃內招生人數的60%,并均衡分配到市內三區所有初中學校。
據悉,青島市于2007年開始實施指標生招生制度。當年,3所高中學校將普通班計劃內招生的30%,均衡分配給市內四區所有初中學校,學生中考成績不低于第一志愿高中學校計劃內錄取線20分且會考科目達到要求即可作為計劃內錄取。
2008年,4所優質高中將50%的指標下放到初中學校。2010年,青島市招收指標生的學校數量增加一倍,達到8所,指標生比例由50%提高至60%,分配給市區全部初中學校。另外,2014年青島將全部取消擇校生。
多地“指標線”以擇校線為參考
濟南
今年,濟南市有17所高中有指標生名額。其中11所優質高中指標生人數占計劃內招生人數的80%。剩余6所高中指標生招生人數占計劃內招生人數的55%。 (張榕博)
青島
今年青島8所優質普高的指標生比例仍為學校普通班計劃內招生人數的60%。指標生中考成績不得低于第一志愿普通高中學校錄取線30分(含30分),且四科會考等級成績達到2B2C以上(含2B2C),則可被錄取。2014年取消擇校生。 (李珍梅)
煙臺
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不得低于當年統招生招生計劃數的85%。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把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全部分配到初中學校。 (劉清源)
臨沂
有指標生,擇校生不超過學生總數的20%,學業考試成績不得低于學校統招生錄取線100分,先考試后報志愿。 (孟君)
濰坊
今年濰坊市區各公辦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的60%分配到服務區內各初中學校(即指標生)。指標生名額占招生總計劃的46%。濰坊市指標生錄取標準不得低于擇校生錄取標準。 (徐潔)
濟寧
濟寧市的中考有自主招生,統招生占80%,自主招生占20%。統招按分數線劃分,考生須先報志愿后考試。 (汪瀧)
淄博
先考試后報志愿,并首次實行網報志愿。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將本區域內部分高中學校至少70%的招生名額做“指標生”。 (譚文佳)
東營
今年東營高中錄取資格線430分,但并不是每一個430分以上的指標生都能被錄取。
按照東營市一中公布的指標生招生計劃,其中給東營市實驗中學339人,如果市實驗中學前400名考生都超過了分數線,那么“指標生”就失去價值;但如果前300名過了擇校分數線,那么后39名的考生,只有不低于擇校分數線30分才能享受指標生待遇,如果低于擇校分數線30分,將不予錄取。 (李沙娜)
威海
先報志愿后考試,城區普通高中以相對就近劃片入學的原則實行劃片錄取。指標生指標根據城區各高中辦學水平評估及報考人數進行分配,兩項參考數據各占考核的50%。 (王天宇)
日照
中考錄取計劃分為指標生、統招生和擇校生,各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80%為統招計劃,重點高中統招計劃的75%為指標生,擇校生比例最高不得高于招生計劃的20%。 (張萍)
泰安
從2010年開始實施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制度,2008年泰安市省級規范化公辦高中學校已實行指標生分配,最早分配的指標生人數為50%,從2010年起,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學校的指標生占招生計劃總數的比例不得低于60%。 (白雪)
濱州
濱州先報志愿后考試。普通高中統招生指標直接分配到初中學校,統招生指標的分配以畢業年級實際參加學業考試人數、畢業年級學生鞏固率和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結果為依據。
指標生錄取標準不得低于擇校生錄取標準。 (張爽)
棗莊
棗莊中考實施先報志愿后考試,城區普通高中以相對就近劃片入學的原則實行劃片錄取。指標生以初中在籍畢業生數和素質教育工作評價(其中規范辦學、控制輟學、往屆學生學業考試合格率作為重點評估指標)得分各占50%權重進行分配。 (楊霄)
德州
將省級規范化高中或優質高中統招生指標的60%劃為指標生,按初中學校的學生人數和素質教育評價結果進行分配。指標生最低錄取線不得低于所報考高中統招線50分。普通高中擴招生人數不得超過統招生的20%。 (王明婧)
聊城
將高中學校計劃內指標的70%按報考該高中學生人數,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學校。
公辦高中每個學校招收擇校生的比例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收高中學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17%。(張躍峰)
萊蕪
實行劃片與統招相結合,實行片內指標生辦法。
各普通高中(不含萊蕪市綜合高級中學)片外統招生所占比例為其招生計劃(含藝體類)的13%;片內指標生比例為其普通類招生計劃的60%(藝體類招生不實行指標生辦法);片內統招生比例為其普通類招生計劃的7%(藝體類為67%);擇校生比例為其招生計劃的20%。 (張群)
菏澤
繼續實行指標生計劃招生制度,初中學校本學區的在籍應屆畢業生均具有指標生資格,指標生計劃為國辦優質普通高中學校本年度計劃內招生總數的60%(其余40%為統招生計劃)。(李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