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7月9日訊 據山東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粘土實心磚是一種已經被禁用的建筑材料,因為它的生產必須以粘土作為原材料,從而會導致耕地資源的嚴重破壞,因此粘土磚窯廠是要逐步關停的一類企業。但最近,有群眾反映,在寧陽縣東莊鎮,很多佇立在耕地中的大煙囪又開始冒煙了,很多村民懷疑是磚廠又在偷偷的開工生產。
“煤矸石磚” 竟摻大量粘土
寧陽縣東莊鎮公路一側的耕地中,記者看到隱藏在樹叢后面的大煙囪正在冒煙,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耕地中耕地磚廠不止一家,那幾條煙囪分別屬于當地的幾個磚窯廠,并且從這幾個磚窯廠買磚的很多,大家都說磚的質量不錯,都是以粘土為原材料的。
隨后,記者來到耕地中,并透過一片樹林來到了其中一家正在生產的磚廠。記者以采購的名義上門,負責人便主動與記者交談起來,并把記者領進了他們的生產車間內。
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設備是山東最好的設備,廠子證件齊全,生產的都是煤矸石磚,而且國家也提倡煤矸石磚。而當記者追問這種煤矸石磚的具體原料時,負責人說這種磚多少還是會摻有粘土,是按照一定比例摻的,因為如果全是粘土,國家是不允許的。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按照國家規定,煤矸石磚的主要成分是煤矸石,是一項有利于環保的低碳建筑材料。按照價格,每立方米煤矸石磚要比粘土磚高出三百多元。而磚廠的這位負責人也直言不諱,他說煤矸石磚中摻粘土是因為好多客戶對粘土磚特別鐘愛,這樣的轉比純粹的煤矸石磚的質量也要好一些。
離開這家磚廠,記者在廠子周圍看到大片被挖采之后的耕地,采挖深度都在五米左右,村民也證實了了磚廠采挖粘土的情況。
在這家磚廠向南一公里處,記者看到另外兩個高聳的煙囪。這位村民告訴記者,那是兩家更為隱蔽的磚廠,而且他們生產的磚,粘土的使用量要更大。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再次穿過樹林,來到了正在忙碌生產的磚廠。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磚質量很好,摻了煤矸石,與粘土的比例是各占百分之五十,因此他們廠子的磚要比純粹煤矸石的磚更加耐壓一些。
瘋狂采挖 耕地遭嚴重破壞
離開這家磚廠,記者又來到附近的另外一家。工人表示,這幾家磚廠生產的磚其實就是粘土磚,里面的成分粘土居多。一位村民指著一片耕地告訴記者,這以前都是耕地,現在,土已經被挖采了很多。
隨后,記者又見到了這家磚廠的負責人,負責人表示,她的廠子是完全合法并且證件齊全的企業。在辦公室的桌子上,記者看到了負責人所說的證件。隨后,記者也跟隨負責人來到生產場地中,負責人說,他們的磚價格便宜質量又好,是因為主要原料是粘土,這些用作原材料的土都是廠子自己買的,只要買下一片地就可以了。
這些對外聲稱都是煤矸石為原材料的磚,然而為了迎合市場需求、降低成本,廠子在生產過程中都會摻入大量的粘土,這便直接導致了周邊耕地的嚴重破壞。
記者在現場看到,周圍的耕地已經被挖了幾米的深度,粘土層已被完全破壞。而就在不遠處,一家磚廠的大型機械正在對粘土進行采挖。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磚廠破壞耕地的情況已經持續多年。
國土部門:摻大量粘土燒磚的情況“不存在”
針對當地磚廠摻加粘土燒制“煤矸石磚”的情況,記者來到了寧陽縣國土資源局進行咨詢。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省里下發的文件,嚴格來講,煤矸石磚中是不允許摻粘土的,對于這種做法應當嚴厲打擊、堅決關閉。不管其中成分怎么配比,都是不允許的。
在得到了國土部門的解答后,記者再次來到寧陽縣東莊鎮的村子里,在這里,記者通過一位村民得知了磚廠獲得耕地的途徑。原來,磚廠直接付錢給當地村民買土地,村里已經有不少土地已經賣給這些磚廠了,而這些事情,是村長說了算。
記者隨后來到了東莊鎮的國土部門,在向負責人反映了磚廠的情況后,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答復:如要要是摻土的話,磚廠最多也就是摻百分之二十的粘土。記者追問如果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六十的情況該怎樣處理,負責人表示“現在不存在這種情況”。
記者向國土資源部門的負責人詢問他們是否會對磚廠進行檢查,負責人告訴記者,磚廠已經這樣生產好久了,以前查過一次,之后就再也沒有查過。
挖掘耕地,使用粘土,磚廠聲稱的煤矸石磚無疑是在偷換概念,在合法外衣的掩蓋下,經營者在瘋狂的掠奪土地,破壞珍貴的耕地資源。而在事實背后,我們也看到了相關部門的漠視和利益關聯者的短視。希望主管部門能夠對此重視起來,不要讓耕地繼續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