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林業局的抽檢結果,目前山東經濟林土壤中均不同程度檢測出重金屬,個別產品中乙酰甲胺磷、敵敵畏等農藥超標,2012年檢測的棗樣品中菊酯類農藥超標率11.1%。這是記者在今天召開的山東全省經濟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會議上了解到的山東省目前經濟林產品當前存在的質量情況。
調查顯示,當前山東省經濟林產品的質量安全仍然受以化學農藥為主的傳統防止方式的影響,違法使用和濫用農藥問題仍然存在。此外,工業“三廢”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依然突出,局部大氣、水源和未經熟化處理的垃圾和畜禽分辨污染形勢嚴峻。經濟林標準化生產水平比較低,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尚未全面建立,這些都成為當前影響經濟林產品質量的突出問題。
作為林業大省,山東2012年全省經濟林面積2077萬畝,產品年產量2266萬噸,經濟林種植業產值達到851億元,占林業第一產業產值的67%;經濟林二、三產業產值達到330多億元,經濟林產量、產值和蘋果、葡萄、板栗、紅棗等產量、產值均居全國首位。全省從事經濟林種植、加工、貯運等相關產業的人員達1000多萬人,經濟林產業已成為農民就業增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據統計,山東省人均年消費經濟林產品約為80公斤,全省每天消費果品量約2.1萬噸。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和維權意識普遍提高,更加關注經濟林產品的質量安全。如果發生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將嚴重影響經濟林產業發展,影響農民收入和地方經濟發展。
據山東省林業廳副巡視員馬福義介紹,今年省財政首次列支專項資金,開展果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林業部門將對有監管職責的市(縣、市、區)果品品種種植生產或市場上銷售的果品進行監督抽檢。山東省林業廳日前下發了《關于開展果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的通知》,根據方案,今年對林業部門管理的板栗、核桃、棗、蘋果、梨、桃、葡萄、櫻桃等8個樹種的產品開展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共抽取樣品1460個批次。同時,國家林業局今年繼續對我省板栗、核桃和棗進行抽樣檢測,共抽取170個批次。
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強和保障經濟林產品的質量,山東省林業廳還將繼續開展省級示范園創建活動,由目前的60個省級示范園擴大到100個。力爭全省經濟林標準化生產程度提高到60%以上,“三品一標”產品認定面積提高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