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柴穎穎
濟南進入今年的“修路季”,各條道路爭相動工整修,卻不知牽一發動全身,泉城市民被堵得苦不堪言。
修路成市民近期熱議話題。記者歸納,市民質疑主要有:濟南進入汛期,這期間修路質量有無保證?和平路修路要遷樹,這些陪伴了濟南市民多年的樹木還能安然無恙回來嗎?和平路可以在高考后動工,但山大路北段與緯十二路已開始施工,會影響附近的考生嗎?市民出行堵成一片,不得不提前1小時出門上班。而市政部門表示考慮到拆遷、交通等問題,他們也有苦難言。
問題1
汛期修路,是否錯過修路黃金期?
山大路北段剛剛開始封閉施工,便迎來了一場大雨,不得不暫時停工。而據氣象部門預報,濟南已經進入汛期,本周還會有3場雨。
接二連三的降雨讓修路的進度變得緩慢,道路依然擁堵,市民質疑不斷。有市民甚至發微博質疑得十分尖刻,“汛期修路對道路質量肯定有影響,難道是為再次整修做準備嗎?”
27日,記者在山大路北段的施工現場看到,降雨暫停,但工人仍無法展開大規模施工,道路擁堵十分嚴重。濼源大街情況略好,但工人說,由于下雨,也無法趕工程進度。“這還得看天。”施工人員說。
市政部門的工程負責人下雨時也并未閑著,忙著查看各個工地。相關負責人對記者明確表示“降雨對施工肯定有影響”,但也無法更改工期。
相關負責人稱,很多道路或者河道施工都想趕在汛期前完工,是因為下雨時土質松散,很容易造成路面不平,但由于道路施工涉及多種原因,很難保證能恰好在“黃金季”施工。
問題2
遷走苗木,還能重回綠樹成蔭嗎?
和平路要拓寬為雙向六車道,代價就是需要遷走道路兩旁的樹木。消息一出,引來喧嘩一片。“沒有了樹的和平路,就像沒了記憶的童年,和平路也沒有原來的味道了。”市民周女士住在和平路附近,她說聽到和平路的樹要遷走,十分惋惜。
也有市民說,和平路的樹有的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種上了,這么多年已經習慣了,盡管知道修路是一件好事,但還是希望這些樹木能夠完好。
盡管施工部門明確表示會將遷走的苗木暫時遷往長清,最后還會重新移回來,但眾多市民并不買賬。他們說,“這個季節遷樹并不合適,而且誰能保證遷走的樹木能活著回來?”
記者了解到,夏季確實不是苗木遷移的最好時機,高溫加上水分的蒸發流失,都可能對樹木造成傷害。
對于重新栽種樹木的說法,市民更不認可,“從小樹苗到綠樹成蔭需要多少年?又得需要等多少年!”
相關報道:山東普降大到暴雨 今后幾天陰雨仍將持續
問題3
中高考在即已動工的道路咋辦?
盡管和平路可以延期在高考后動工,其余已經動工的道路如緯十二路、山大路北段咋辦?
記者了解到,和平路、山大路周邊的學校有十幾所,高考期間若施工將對考生造成很大影響。“我家住在緯十二路附近,現在因為施工已經非常擁堵,高考期間出門肯定更堵。”市民李先生說,到時送女兒去考試一定要早點出門。
實際上,高考期間濟南市會相應暫停部分道路施工以減少噪音影響,還會適當封閉部分路段通車,但道路施工造成的交通擁堵卻是無法避免的。
每年都有考生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遲到,最終失去考試資格。今年的道路扎堆施工又讓考生和家長多了一重擔心:路上這么堵,提前多久出門才不會遲到?
問題4
出行變難,修路信息能否更全面?
堵車成了近期的熱詞。尤其是周一早上,城區的路況信息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堵。
在山大路北段一家公司上班的宋先生說,他家住濟南城區南部,以往上班路上開車需要半小時左右,但自從開始修路,他出門上班時間提前了1小時。
他告訴記者,解放路口到山大南路封閉施工,只在山大南路留了一個小口放行,從城區南邊來的車只能繞到閔子騫路或歷山路,造成山大南路嚴重堵車,“早上坐公交車,在歷山路口等了3個信號燈也沒通過,最后從歷山路山大南路路口下車走到了單位。”
沒有修路的路段也同樣擁堵。27日早上,從濟大路到舜耕路短短幾公里的路程,市民王先生用了足足40分鐘。
市民反映,市政部門發布修路信息往往只提前一至兩天,很多市民都不知道這一信息,甚至不知道公交車已經改了線路,更無法提前規劃出行路線。市民希望,修路信息發布渠道能否更多一些,信息能否更加全面?
問題5
全城擁堵,到底是誰有苦難言?
濟南擁堵,市民覺得辛苦,矛頭大都對準了市政部門。
誠然,市政部門負責修路,而且不少道路原定的施工工期為去年完工,去年的道路到了今年修,必然招來疑問。
記者了解到,和平路東延工程從去年就說要動工,但至今都沒有進展。此次和平路整修,原計劃在5月初動工,但至今也是一拖再拖。此外,歷陽大街改造、二環南路道路工程建設也到了施工時間,卻都未見施工跡象。
原定的工期無法如期完成,只得向后推遲,最后造成施工扎堆。
對于市民的質疑,市政部門也是覺得有苦難言。有業內人士曾對記者表示,道路施工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拆遷,需要協調交警等各個部門,等到這一套程序下來,很難保證按期進行。
然而市民表示,盡管理解修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提前規劃還是很有必要的。
記者手記
修路本好事 市民咋質疑
按理說,修路對市民而言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誰都不愿意在一條狹窄的路上擁堵,更不愿因為地下市政管線不完善而導致家中用不上暖氣燃氣。
濟南近期修路的消息頻頻傳出,卻招來市民怨聲一片。開車太堵,改乘公交,公交改線,輾轉乘坐后發現公交也堵。于是改成騎車上班,結果又逢汛期,三天兩頭下雨,下雨又延誤了工期,導致路上更堵。
一個城市需要完善的規劃,卻因種種原因難以達成。這次扎堆修路,確實有種“臨時抱佛腳”之嫌,市民的埋怨也情有可原。其實,每個部門也都不易,施工部門需要考慮到拆遷、交通等諸多原因。
如果一切都有章可循,各個相關部門能協同合作,各司職守,市民也會多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