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部網站通報了華北平原地區排污企業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中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其中涉及山東省有14家。有報道質疑,這些違法排污企業與年初網傳的山東濰坊有企業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事件調查結果不一致。今天山東省環保廳就此事回應稱,此次受到查處的3家違法排污企業是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排污,并不是將污水注入地下。
山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環保部通報的高密市宋述信小電鍍廠、高密市金祥針織廠、高密市華盛針織廠這三家違法企業位于高密市朝陽街辦秦家嶺村,互為相鄰,位置隱蔽。經舉報,2月23日,山東省環保廳組織濰坊市、高密市環保局進行了查處。經調查,高密市宋述信小電鍍廠沒有環保手續、沒有污染處理設施、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家庭作坊式“土小”企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無防滲措施的坑塘。高密市華盛針織廠和高密市金祥紡織廠都未經環評審批,屬未批先建項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無防滲措施的坑塘。
2月24日,高密市政府以高政字[2013] 1號文件下發了《關于關閉宋述信小電鍍廠的決定》,高密環保局于3月5日依法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規定,對宋述信小電鍍廠處罰款伍萬元;依據《山東省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高密市華盛針織廠和高密市金祥紡織廠,責令其停產停業,處10 萬元罰款,并限期補辦環評審批手續。目前,宋述信小電鍍廠已經關閉,設備已拆除。華盛針織廠和金祥紡織廠已經停產、斷電,正在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上述違法行為的調查處理結果都已在山東省環保廳網站公開。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被查出的高密市宋述信小電鍍廠、高密市金祥針織廠、高密市華盛針織廠的污水排放,與網傳的利用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不是一回事。其中,高密市宋述信小電鍍廠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往廠區北墻外的廢棄坑塘內,高密市華盛針織廠無生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廠區外東南側的廢棄坑塘內,高密市金祥紡織廠無生產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廠區北側坑塘內。這三家企業違法排污行為均屬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不是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的行為。
據了解,針對年初網傳的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問題,高密市在全市開展了企業污水排放行為拉網式大排查,各鎮街區、部門參與工作人員1200多人次,對全市2362家工業企業一一排查,未發現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的行為。(大眾網 記者 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