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獲悉,根據《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2012-2020)》(以下簡稱“《綱要》”),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56%(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7%);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6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5%),基本形成山東半島城市群、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城鎮發展區和魯南城鎮帶一體化快速發展新格局。有關人士評價,該《綱要》的發布,標志著全省城鎮化進程全面加速。
◆“提質加速、城鄉一體”
此次發布的《綱要》首次提出,以“提質加速、城鄉一體”為目標,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升產業支撐力和城鎮承載力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積極轉變城鎮發展方式,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培育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著力突破縣城、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山東特色城鎮化道路。《綱要》提出實施多元化、差異化的城鎮化發展策略。對城鎮密集區,按照“空間集聚、交通引導、組群推進、城鄉一體”的原則,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健全城市群協調推進機制,促進城鎮集約化、網絡化發展。對大城市地區,以中心城為核心,依托快速交通走廊和產業園區,建設若干新城區和新市鎮,促進郊區城市化,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對縣城和小城鎮,著力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和建設品質,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實行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
◆構建“一群一圈一區一帶”
《綱要》還明確了推進城鎮化的發展布局:
———構建新型城鎮體系。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以區域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縣域中心城市為支撐,以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為基礎的層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協調、城鄉一體的五級新型城鎮體系,構建“一群一圈一區一帶”省域城鎮空間格局。
———全面提升城市群綜合競爭力。積極推進山東半島城市群、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城鎮發展區、魯南城鎮帶規劃建設,使之成為引領全省、輻射周邊地區的城市群,成為全省科學發展的示范區、創業創新的先行區。
———加快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質量。著力把濟南、青島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把其他15個設區城市打造成省域綜合性中心城市。
———整體提升縣域中心城市發展水平。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技術創新,主動承接大中城市產業轉移,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和建設品質,打造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強大載體、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關鍵支撐。
———著力突破小城鎮建設。全面推進示范鎮和中心鎮建設,把100個示范鎮打造成為縣域產業成長的新載體、創業發展的新平臺、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使其成為承接城市產業轉移、就近就地吸納農村人口的重要載體。
———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加強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提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到2020年,建成10000個左右功能齊全、特色明顯、環境良好、生態宜居、管理健全的高品質新型農村社區。
◆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
為加快推進城鎮化,《綱要》明確,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分層次批次、就地就近”的原則,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及時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問題。積極推進配套制度改革,依法保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宅基地使用、土地承包等權益。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城中村”改造,積極穩妥推進“村改居”工作。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探索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路徑,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