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黃島區8歲自閉癥男孩林林從爺爺家走失,父母得知消息后迅速報警,并發微博求助。由林林家人、民警、微博網友和愛心團體組成的300多人在原膠南市區、靈山衛轄區乃至開發區分頭尋找,但截至昨晚10時記者發稿時,依然沒有發現他的身影。
孩子走丟老人急忙找
昨天中午,在黃島區積米崖港區瑞港度假村的一棟樓房里,陳女士看著手機上的一張照片,不停地抽泣。照片上的男孩是她的兒子,名叫林林,今年8歲,前天上午走失,一直沒有找到。
“林林患有先天性自閉癥,他兩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我們帶他到醫院檢查,最終確定了病情。”陳女士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全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從4歲開始,我每天帶他去青島市區接受治療,效果挺明顯,林林逐漸會喊爸爸、媽媽了;看到他的進步,我們感覺特別開心。”陳女士說,他們得知靈山衛街道有一家專門針對自閉癥兒童的康復中心,就專門在附近買了一處房子,讓孩子每天去那接受治療。“因為我和俺對象做生意挺忙的,孩子平時都是他姥姥照看。昨天俺父親去世,臨時將孩子送到住在瑞海花園的他爺爺家。”陳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前天上午,林林的奶奶在廚房做飯,他的爺爺在客廳看電視,林林不知什么時候就開門出去了。“上午11點多,我發現林林不見了,門還開著,我知道他出去了,嚇壞了,趕緊喊老伴一起出去找。”林林的爺爺說,他們找了一段時間沒有找到,于是通知了兒子。
曾經在監控里現身
“昨天中午12點半左右,我們趕緊報了警,并在QQ群、論壇以及微博上求助,然后喊來親朋好友四處尋找。”陳女士說,包括“王坤愛心車隊”在內的多個愛心團體得知此事后,也加入了搜尋隊伍,眾多網友轉發微博,擴散消息。搜尋人員最多時達到300多人,他們一路在各小區和繁華區域張貼尋人啟事,一路到派出所協助民警查看各個路口的監控錄像,還有的以林林丟失地點為中心,向四個方向進行地毯式搜索。但直到昨天記者發稿時為止,依然沒有發現林林的身影。
“我們到派出所查看監控時,發現昨天中午11點45分左右,林林在濱海大道通往造船廠的十字路口出現過,但在其他路段的監控里再沒發現他的蹤跡。”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特別安排人員在林林曾經出現的地方加大搜尋力度,但沒有找到。
昨天,靈山衛派出所的周警官給記者調出了林林唯一出現過的那段監控。他上身穿一件秋衣,下穿絨褲,赤著腳,跑著橫穿公路。當快要到路中央的時候,停頓了一下,用手抹了抹眼睛,然后繼續往路南邊跑,很快就出了監控范圍。“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盯著監控,希望能再次發現林林的行蹤。”周警官說,他們已經通知附近幾個派出所,隨時關注此事。
盼熱心市民提供線索
“孩子雖然有自閉癥,從不跟人主動說話,但是很活潑,總是蹦蹦跳跳的,也特別愛干凈。可能平時他跟姥姥在一起慣了,乍到爺爺家有點不適應,這才溜出門。”陳女士說,從林林橫穿公路的情況看,他可能是想回家,但是迷路了。“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俺倆幾乎形影不離,要不是昨天俺老伴去世了,我也不會讓他暫時離開,哪知就這么出事了。”林林的姥姥說。
“我感覺林林沒有什么事,他肯定在某個地方等著我們呢,我們一定會找到他的。希望見到他的熱心市民能提供線索,我們全家將不勝感激。”陳女士說。市民若有林林的線索,可撥打早報記者電話18669881597聯系。
名詞解釋
自閉癥
青島東方劍橋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宋園長介紹,兒童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由大腦、神經以及基因的病變引起的綜合征。癥狀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和語言交往障礙,以及興趣和行為的異常。兒童自閉癥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兒童孤獨癥起病年齡早、癥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現在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宋園長介紹說。
“目前我國的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最晚也只能將孩子訓練到十一二歲,這些幾乎沒有社交能力、自我控制力特別弱的孩子如何在社會上生活一直是個問題。每年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日’。在此,我們呼吁社會能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關注。”宋園長說。 (記者 趙玉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