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彭子英)因從廣發行柜臺兩次兌換出8000元港幣假鈔的報道一經見報,該行就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
兌換出假幣的石先生稱銀行一度想與他們私了,但廣發行方面否認有此事。鑒于此事已經引起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記者昨日向廣東銀監局東莞監管分局提交了采訪函,了解此事的進展和具體情況,但未得到監管部門的回復。
東莞銀行業的一些資深從業人士對連續兩次從銀行柜臺取出“變造港幣”一事,都用“很難理解”來形容。前晚,廣發行給南方日報的正式回復中稱:“經初步核查,該支行(廣發行東莞分行厚街支行)柜員在此前辦理某項業務時收到變造港幣共1萬元,由于操作失誤未能辨識。”這些港幣均由津巴布韋幣變造而成。
一位從業超過15年的國有銀行老員工介紹說,每個柜員都要經培訓才上崗,識別常用的真假幣是最基本的技能,按照銀行的操作流程,也是誰收款、誰清點、誰負責。所以按道理來說,按圖索驥找到是哪個儲戶存了這些假幣并不是很難的事情,而且銀行還有監控錄像。
有網友在網上留言說:“東莞離香港那么近,港幣肯定是經常被兌換和使用的,難道連這個都看不出來?”更有網友直接指出這與銀行的內控管理有關,感嘆“難以令人放心”。
南方都市報的報道提到,當事人在第二次向銀行兌換港幣時,看到柜員的抽屜里還有一摞這類港幣,這與廣發行所稱的只有1萬元也對不上號。南都記者昨日向廣發行東莞分行求證,也未得到回應。
(原標題:假港幣事件廣發行回復難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