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誰都必須贏的比賽,最終卻以平局收場,本輪過后,上海東亞的亞冠夢想幾近于破滅,魯能沖擊三甲的可能雖然存在,但難度卻急劇增加。當然,對魯能來說,他通往亞冠的道路仍舊非常寬闊,畢竟他們基本預定了足協杯決賽的名額。但這場比賽,同樣給魯能敲響了警鐘,東亞在這場比賽中的瘋狂逼搶和快速進攻,都給魯能造成了極大的麻煩,魯能要想真正成為亞冠強隊,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之前的四連勝,不足以讓魯能高枕無憂。
20天前,上海東亞在主場0比3不敵廣州恒大,如果算上第一循環客場0弄5輸給廣州恒大,東亞在兩場比賽中輸給恒大8個球而一球未進。這兩場比賽,充分暴露了東亞和恒大的差距,在穩定的恒大面前,東亞兩場比賽的控球率都只有36%左右,傳球成功率都被控制在70%左右,而恒大的傳球成功率一場是80%,另一場是85%。
在魯能和東亞的首場比賽中,魯能在各項數據上都接近于恒大,比如接近64%的控球率,超過80%的傳球成功率,射門次數更是達到了26次,東亞的控球率同樣只有36%,傳球成功率也被控制在70%左右,但最終的結果是3:3———魯能的防線暴露了極大的問題。一個循環過后,魯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這一次雙方在場面和數據上卻平分秋色,結果也是如此。
2014賽季的中超,東亞其實就是一個分水嶺:他是強隊和弱隊之間的分水嶺,在他之上的是有實力參加亞冠的球隊,在他之下的要么是中游球隊,要么為保級而戰。但東亞和恒大的差距,通過兩場比賽清晰地體現出來,魯能卻尚未體現出明顯超越東亞的實力———這同樣體現了魯能和恒大的整體差距。
應該說,在這場和東亞的比賽中,魯能還是表現出稍強于東亞的實力,客場作戰、因為足協杯而體能處于劣勢的魯能,在比賽的各項數據上還是稍強于東亞。但魯能在比賽中同樣暴露出一些問題。
首當其沖的便是狀態穩定性,足協杯的比賽對魯能確實有影響,但實際上這種影響并不致命,一方面,目前的聯賽都是一周一賽,賽程根本不算密集,另一方面,魯能足協杯的對手是一支中甲球隊。從這兩個原因來講,周三的足協杯原本不應該給四天后的本場比賽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實際上,在這場比賽中,魯能的失誤是非常驚人的,尤其是前場配合的失誤比比皆是,魯能的射門數據,大都是靠遠射刷出來的,而成功直塞球的數據是零。
此外,魯能在控制球和把握機會的能力上還存在問題,這兩項恰恰是恒大擊敗東亞的原因所在:東亞對陣恒大,同樣瘋狂逼搶,但有力沒處使,恒大三傳兩倒之后便有機會破門。而魯能的優勢快速反擊,在東亞侵略性的前場犯規戰術,以及瘋狂的逼搶面前很難得到充分的施展,偶爾的反擊也依靠中場的斷球獲得。
更需要說明的是,東亞是中超球隊中最類似韓國足球風格的球隊:因為年輕,東亞的球員奔跑能力非常出色,徐根寶賴以成名的搶逼圍戰術在這支球隊的身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此外,東亞擁有武磊、王佳玉等一批優秀的球員,讓這支球隊增添了不少技術含量。中超球隊除了恒大之外,很少有球隊對陣韓國球隊保持優勢,而東亞在本賽季除了被恒大雙殺之外,沒有被其他任何球隊雙殺,其中更有5比2大勝人和的經典。
在客場對陣東亞,無法形成對東亞的全面掌控,也意味著目前的魯能尚無法成為亞洲一流強隊,這也是魯能四連勝被中止之后,魯能需要反思的一面,唯有在球隊薄弱環節以及球隊技戰術方面進一步提升自己,魯能才真正具備角逐亞冠的實力。
當然,魯能亮點也不少:其一,球員的精神面貌表現不錯,硬碰硬的比賽沒有掉鏈子,其二,東亞瘋狂的逼搶讓魯能有點頭疼,卻沒有陷入慌亂,其三,魯能的防線始終集中注意力,這是最讓人欣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