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14日,中國足協公布了對青島中能與劉健有關合同糾紛案的處罰結果,青島中能被扣除2014賽季中甲聯賽積分7分,同時,被處以4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對此,CCTV5、山東體育頻道、廣東體育頻道、北京體育頻道等媒體對此事進行了點評,CCTV5用根本不服來表述中能對處罰的態度,山東體育頻道稱這是一個“不痛不癢”的處罰,中能就權當花錢買個平安吧。廣東體育頻道稱這個處罰對中能沒有太大影響。北京體育頻道稱關于此事的思考遠沒有結束。
山東體育頻道《體育時報》節目以《一場風波,完了!》為題對中國足球就劉健合同弄虛作假處罰青島中能一事進行了報道,稱:“這是一個‘不痛不癢’的處罰。對此處罰結果,青島中能可以松一口氣了。中能目前積30分排名第6,扣除積分后積23分排名第10,幾乎徹底失去了沖超的希望,但也不存在降級的可能。如此看來,罰分對于中能來說根本沒有實質性影響,至于40萬元的罰款,就權當花錢買個平安吧。”
CCTV5《體育世界》節目以《看不服:中能喊冤 還要上訴》為題進行了報道,“青島中能俱樂部得知(處罰)后根本不服,不接受足協的處罰決定,同時,還要求足協公布弄虛作假的證據,并聲稱要訴至司法機關,一定會申訴、維權到底。”
廣東體育頻道《晚間體育新聞》節目認為青島中能在扣除7分后,升級無望,保級無憂,扣除積分對于中能沒有太大的影響。
北京體育頻道《天天體育》節目在相關報道中提到:“處罰決定雖然做出了,但對于這件事情的思考遠沒有結束。從足球的角度處罰,長時間的拉鋸戰對涉事三方中能俱樂部、恒大俱樂部和劉健本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扣7分罰款40萬元不算太重,好歹算是給出了一個交代。從法律層面,合同造假這樣的欺詐行為可不是扣分罰款就能解決問題的。”
《足球報》記者趙震在接受該媒體采訪時表示:“我覺得這個處罰不算很重,因為按照相關的處罰規定,有合同造假的可以罰款、扣分、降級甚至取消注冊資格,那么在已經認定劉健青島合同造假的情況下,扣7分可能跟青島中能在中甲的位置有關系,今年,中能沖超的希望也不是很大了,扣掉7分之后對他的保級也沒有太大的影響,這樣一個扣分更多得是起到一個懲戒的作用。不是像當年意甲處罰AC米蘭那種力度可能會導致降級的。”
趙震表示中國足協應該反思,不能沿用錯誤標準,“當年,我們都認為打假球扣6分是不足的,但是你不能因為上一次處罰輕了,每一次處罰都降低標準。不斷的以錯誤來糾正錯誤,你不能因為那次判錯了就沿用錯誤的標準,整個行業處罰標準的降低。球員轉會機制有漏洞,對于球員來說是不公平的,之所以產生那么多的爭議,中國足協應該反思你的機制。你肯定要嚴厲打擊陰陽合同,允許當事人查詢備案合同,加大經紀人制度,這樣才能保證合同更加規范化。”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