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訊 北京時間9月3日,全運會女子橄欖球決賽在沈陽上演,結果實力強大的北京隊開場后不久便大比分落后,結果因為場上出現爭議判罰,北京隊罷賽,最終0-71慘敗失利。而北京隊此舉已經被小球中心定義為消極比賽,央視評論員張斌也在賽后第一時間對北京隊此舉做了點評。
在張斌看來,橄欖球運動是全運會開幕以來關注度比較高的比賽,非常有趣的運動,未來在中國非常有潛力的新興項目,因為奧運會設項,全運會順應奧運的發展,將七人制橄欖球設為正式項目。
很多人都期待全運會能夠清新之風,認為橄欖球能夠起到這個作用。看比賽心情極其起伏。北京隊公認為實力突出,他們也認為能夠奪冠,但比賽開始后卻0-10落后,心情有些錯落。而這也成為今天比賽出現意外的轉折點,這時候的北京隊的心情是出現急躁,對裁判的判罰也是更加的在意。
體育運動不僅比的技術、技巧和最終的結果,一定有道德和風尚的比較,北京隊這樣的做法,賽場上運動員其實沒有馬上終止比賽,而是有教練員身份人員進入場地,和運動員做了較長時間的交流,隨即北京隊隊員在場地上圍成一圈,相互摟抱,在那里足足的站了七到八分鐘,北京隊隊員在忍受心中的苦澀,這種方式只有一個結果,失去比賽,失去結果,從而失去一份尊嚴。
北京隊這種做法,是向某種他們認為不公平的判罰的抗議,實際這種做法沒有一方是贏家。因為北京隊并非是贏家,這項運動是輸家,甚至說,在這一瞬間,全運會是輸家。而所有人需要一個答案,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權利,做出終止比賽,消極比賽,因為體育運動帶給我們,全運會帶給我們的應該是一種運動的榮耀,而在那一瞬間,運動確實蒙羞了。
我們希望看到是人性閃光,而不是只執著于比賽的過程當中的判罰,還是這場比賽的結果。北京隊這樣做,最終被定義為消極比賽,如果是消極比賽,那一定會有追加處罰,雖然之后的頒獎儀式北京隊參加了,但每個隊員的臉上都是淚水。
其實教練員、領隊沒有權力去終止一個運動員在場上參加比賽的權利,這個太殘忍,運動員是無辜的,因為這一刻,運動員只有聽命于教練員或者更高的指令。所以說這一幕是全運會開賽以來最不能被接受的比賽場景。
橄欖球運動渴望在中國有新的發展,而全運會也希望在中國有新的生命力的注入,當大家都在議論全運會的前景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情,只有是雪上加霜。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