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失蹤4個月的10歲男孩樂樂(化名)從車上下來時,早已守候在西安香王收費站出口處的媽媽王先慈一把將兒子摟進懷里。4個月前,樂樂在給爸爸買啤酒的路上被人拐走送到山東,并已在當地上學,還有了山東口音。經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民警努力,樂樂最終被解救,并于昨日回到西安。
>>案件
外出幫父親買啤酒再沒回來
王先慈一家都是安康人,樂樂很小的時候,王先慈就去江蘇打工了,樂樂和爸爸李玉華一起生活。樂樂原本在渭南一寄宿制小學上三年級,今年6月28日放暑假后,他被在西安打工的爸爸接到紡織城三殿村附近一工地。7月6日下午3時許,在工地干活的李玉華口渴,就給了樂樂10元錢,讓他到附近超市買一瓶啤酒。結果到了下午6時,也沒見樂樂回來,李玉華四處尋找也沒有發現兒子的蹤影。聽到兒子失蹤的消息后,媽媽王先慈也從江蘇趕來。此后,兩人和親屬、工友天天尋找,仍杳無音信。
李玉華說,兒子丟失時已被接來一個星期了,經常幫他到離工地1公里遠的一個村子里的超市買東西,對道路很熟悉。去超市的路上,沿途多是雜草叢生的工地,來回用不了多少時間。樂樂失蹤后,王先慈還到沿路一家安著攝像頭的工廠查看監控,但沒看到孩子經過。7月7日下午4時,李玉華到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紅旗派出所報警。
>>突破
工友一句話引起專案組注意
灞橋警方立即組成專案組,印制了3000份尋人啟事在周圍張貼,并組織警力在樂樂購買啤酒的必經之路上調查,但并未找到樂樂。
據警方了解,李玉華和王先慈因感情不和,長期分居,因此分析孩子有被王先慈帶走的可能性,但經走訪調查,排除了王先慈的嫌疑。
10月下旬,專案組在對李玉華工友排查時,一名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引起警方注意。這名工人說,離工地不遠處有個沙廠,干活的老陳夫婦倆平時挺忙,可最近其妻子不見了。
警方發現,老陳居住的地方正位于買啤酒的路上,孩子失蹤的時間段,他應該在屋外干活,應當了解些情況。可多次接觸,老陳都說沒見到孩子。警方從外圍開始排查老陳,得知其有一輛面包車,并很快在高速公路收費處查到重要線索:這輛面包車在7月6日晚上駛入高速,7月7日中午在山東省菏澤市下高速,老陳的嫌疑迅速上升。
>>解救
民警用陜西方言問話 男孩哭了
為防打草驚蛇,專案組趕到山東菏澤,在曹縣老陳的老家摸排。
據當地村民說,老陳夫婦常年不在村里住,和村里人也不來往,夫婦倆有一個女兒。警方認為,老陳把樂樂拐騙收養的可能性極大。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專案組在老陳老家附近的小學排查,一所小學反映,9月轉來一名叫“陳天順”的男孩,與樂樂相貌相似。民警拿到男孩照片傳回西安后,樂樂父母一眼認出是兒子。
“在山東生活4個月,孩子已有了山東口音,說自己是山東人。”前往解救的民警為確保萬無一失,用陜西方言問男孩,“你爸讓你出來買啤酒,你咋跑這兒來了?”話音未落,男孩就哭了,說自己就是樂樂,他買啤酒時走到“壞叔叔”門前,被“壞叔叔”拉進房里,并被送到了山東。
老陳被抓后供述,他和妻子只有一個女孩,一直想要個男孩,但自己已年過四十,愿望沒能成功,就想找個男孩養。他認識樂樂,挺喜歡這孩子,當日正好見獨自買酒的樂樂,就把孩子哄騙到院子,連夜駕車送回山東老家。
>>見面
親人問話 孩子只是搖頭或點頭
昨日下午3時20分許,從山東解救樂樂的車出了香王收費站。遠遠看見站在路邊的媽媽,坐在副駕駛室的樂樂露出了笑臉。兒子剛一下車,王先慈就趕上去一把將他抱在懷里。
也許沒想到有這么多人來“迎接”自己,樂樂有點怯場,不斷向父母身后躲,也不說話。和民警回到公安灞橋分局后,樂樂仍然不吭聲,父母、小姨等親人問話,他也只是用搖頭、點頭來回答。許久不見兒子,王先慈過一會兒就把兒子摟住抹眼淚。
隨后,樂樂坐在椅子上拿著媽媽的手機玩起游戲。親人們圍在他身邊說話,“比以前胖了一點”、“這夾克應該是(陳某)在山東給買的,走的時候還穿著單衣”……
“幾個月不見,孩子有什么變化嗎?”華商報記者問李玉華。“(和我)生了些,其他還好。”李玉華說。
目前,老陳因涉嫌拐賣兒童罪被刑拘。而對于樂樂今后怎么辦,李玉華和王先慈產生了分歧,還沒商量好。
華商報記者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