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市民劉先生買了200多盒由濟南麥琪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萬嘉福牌客家酥餅和果仁酥餅。因為他注意到,根據產品外包裝的說明,這些在七八月生產的食品添加了“鉀明礬”。而7月1日起,國家已禁止在面食中添加“鉀明礬”。麥琪爾食品有限公司稱,質量沒問題,只是因標簽沒及時更改。
消費者坦承知假買假索賠償
10月24日下午,在劉先生位于歷城一小區的家,地上放著五大袋共200多盒萬嘉福牌客家酥餅和果仁酥餅,這些食品的外包裝標簽上均標注著食品的生產日期是8月5日,而在配料表一欄,“鉀明礬”仍出現在食品添加劑中。酥餅的生產廠家是濟南麥琪爾食品有限公司。
劉先生說,8月份他托一開出租車的朋友轉了三天,找了很多家超市,才分別在三家超市買到這些酥餅。這200多盒酥餅共花去他2287.9元。對買這么多盒酥餅的動機,他并不諱言:“是聽一朋友說這些酥餅有問題,如果買來可以得到10倍賠償。”
據了解,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規定,自7月1日起,饅頭、發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俗稱的“鉀明礬”。根據規定,這些在7月之后生產的酥餅已明顯違規。
廠家自稱標簽沒及時更改
記者聯系到濟南麥琪爾食品有限公司一部門經理肖先生。他說,“在接到消費者投訴后,食藥監局就到銷售這些食品的超市查了,當時涉事食品就已撤柜。目前等待食藥監局的處理意見。”肖先生說。
他稱,經檢測,這些“涉事產品”質量沒問題。也就是說這些生產日期為8月5日的產品,在生產時其實并沒再添加“鉀明礬”,只是產品標簽沒及時更改。“這批沒及時改標簽的產品共有1000多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