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寶 報道 ▲侯學忠給在學校吃午飯的學生舀菜。
□孫樹寶 報道 ◤侯學忠以身示范給孩子講長度單位。
“侯老師對我們特別好!”
10月13日到臨朐縣蔣峪鎮慧敏小學采訪時,該校二年級學生侯繼奎搶著對記者說。
“怎么個好法呢?”
“像媽媽一樣。”侯學奎想了想說。
記者見到了侯學忠這位“像媽媽一樣”的男老師。他中等個子,一臉憨厚的笑容。這位備受孩子們喜歡的獨臂老師,自19歲開始教學,如今已在講臺上站了整整35年。
提升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教孩子
1979年夏侯學忠高中畢業時,適逢蔣峪鎮侯家峪小學唯一的一名教師退休,侯學忠便從他手中接過了接力棒,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侯學忠幼年時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左臂,他不能像其他人那樣,一手拿課本,一手在黑板上寫字。但如果一邊板書一邊回頭看課本必然會影響講課效率,他便提前將課本內容記熟,只拿一把尺子、一盒粉筆上講臺,講課行云流水,效果出奇得好,學生們非常崇拜他。侯學忠剛到侯家峪小學時,全校共有一、二、三年級42名學生,他是該校唯一的一名老師,一周課時多達40節。雖然時間緊張,他仍然十分注意學習。他教的雖然是低年級學生,但卻經常翻閱、學習初高中課程。他說:“提升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教孩子,只有掌握了更加豐富完備的知識,才能教出好學生。”
除了教好基本的語文、數學課程,侯學忠還經常指導孩子們繪畫,這方面的“本領”也是他后來自學來的。為了開拓孩子們的視野,侯學忠決定學習繪畫知識。1983年,他從書畫雜志上找到一則擦筆畫招生信息,急忙寫信報了名,卻被200多元的學費難住了,當時他的月工資只有十幾元。為節省費用,侯學忠只訂了擦筆畫教材,自己用毛筆、棉花和海綿等材料制成擦筆刷使用。繪畫時,他先用鉛筆勾出淺淺輪廓,再用自制的擦筆刷輕輕涂抹,勤奮的練習讓他不到一年時間就能畫出惟妙惟肖的擦筆畫。
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2000年,侯家峪小學與慧敏愛心小學合并,侯學忠轉為一名公辦教師。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沒有美術、書法、音樂等專業專職教師,侯學忠主動請纓擔任藝術教師。他找來自己會唱的《東方紅》、《歌唱祖國》等歌曲,一首首地分解簡譜,自學音符和節奏,再對照學習新歌教給學生。校長王金志說:“像侯老師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竭盡所能的老師,既是學校的財富,也是學生們的福分。”他專門為侯學忠定制了畫架、購買了雕塑用泥。去年,侯學忠安上了義肢。“現在方便多了,上課可以用手摁著紙,對照著給學生們示范了……”侯學忠充滿了感激。
在侯家峪小學教學時,侯學忠既是校長,又是老師,還是學校的“敲鐘人”。每天早上,他早早地趕到學校,打掃教室、辦公室,等一切收拾妥當便站在校門口接學生。當時侯家峪小學條件簡陋,沒有現成的桌凳,侯學忠便和泥壘成垛子,再架上凹凸不平的長條木板當桌面。冬天,教室里沒有取暖爐,他爬上爬下用一塊塊碎磚將窗戶封嚴。為讓學生喝上熱水,他一人去水井里打水給學生燒水喝,這樣危險的活他從不讓學生幫忙。他用一根繩子一頭拴住水桶,一頭纏在自己的右臂上,用腳踩住繩子,拿右臂當轆轤纏上一圈又一圈地往上提水,有時還得借助牙咬住繩子。每提上一桶水,他的胳膊往往會被勒出一道道血印。
侯學忠平時上課任務重,白天的課程排得滿滿當當,只能利用晚上批改學生作業。過去村里沒通電,本著“作業不過天”的信條,侯學忠就點著煤油燈批改作業,每天都到深夜,鼻窩、眼窩全落滿了煙灰。侯家峪村的村民感嘆道:“侯老師的煤油燈是我們村里的“長明燈”。看到侯老師的燈亮著,我們心里就暖烘烘的。”
即便是這樣,侯學忠卻不覺得累。他常說:“大家需要我,說明我活得有價值。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每個學生都是心頭的寶
在慧敏小學,人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下課時,學生們圍著侯學忠有說有笑;上課時,學生們搶著舉手回答侯學忠提出的問題。他和學生們的關系,既親密又和諧。“家長把孩子交給咱,咱就得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他們,每個孩子都是我心頭的一塊寶。”侯學忠對記者說。
10歲的王永杰生性好動,經常不吃午飯,下午餓了就吃零食。侯學忠怕他營養跟不上,每天靠著督促他吃好午飯。對許多留守兒童來說,侯學忠不僅是老師,也是“媽媽”。二年級學生王立燕家里經濟困難,父親在外打工,媽媽癱瘓在床。有一次,班里收101元錢的課本費,只有她一個人沒有交上來,如果讓她回家拿的話,這個女孩恐怕就不會來上學了,侯學忠默默地替她把錢墊上。1984年,當時上四年級的郎咸國因心臟病住院,自身家境困難的侯學忠硬是借了100元錢塞給郎咸國。郎咸國出院時落下了三四個月的課程,侯學忠每晚去給他補課,直至他跟上新課。像這樣的事情,30多年來侯學忠不知做過多少。他幫學生買文具、墊付的資料費更是不計其數。侯學忠淡淡地說:“這些錢,自己還能勉強承受,也是當老師應該做的。只要學生們有出息,能為國家做點事,比什么都讓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