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搜索引擎中輸入“淄博私家偵探”,就會出現數十頁有關淄博偵探的消息,上千條私家偵探所的廣告。那么這些私家偵探究竟有什么神通,可以號稱沒有查不到的人呢?
提到私家偵探,大家腦海中往往蹦出“福爾摩斯”這個名字,浮現出一個穿風衣,戴著禮帽的神秘形象。然而目前在我國,現實中的私家偵探并沒有這么光鮮,反而是游走在法律和監管的邊緣地帶,甚至時常會被曝出取證違法、涉及詐騙等行為。
這樣一個神秘的群體,是如何存在的呢?
神通廣大:號稱沒有查不到的人
從搜索引擎中輸入“淄博私家偵探”,就會出現數十頁有關淄博偵探的消息,上千條私家偵探所的廣告。那么這些私家偵探究竟有什么神通,可以號稱沒有查不到的人呢?
10月14日,記者通過網上聯系到了一家淄博本地私家偵探所,稱要進行婚外情調查。
這家偵探所表示,他們可以提供跟蹤偵查取證,“需要提供被調查人的一些信息,比如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工作單位等。我們也可以根據您提供的信息,去搜集更多的信息。”
隨后記者表示對取證手段有疑慮,這家偵探所立刻表示他們的服務非常專業,“我們每年會進行幾十次調查取證,保證都是合法手段。這些證據將來都可以在法庭上作為合法證據使用。”他告訴記者,來其偵探所咨詢的,以婚外情調查為主,而他們則會通過“里面人”來獲取相關證據。
“照片、視頻、聊天記錄、開房記錄我們都可以調取,只要他(她)做過,沒有查不出來的。而且如果需要,我們還能提供第三者的所有個人資料。”對于如何取得這些資料,這家偵探所如此告訴記者,“我們在很多部門都有人,可以調查到信息。”但當記者問到什么部門時,他明顯提高了戒心,立刻下線。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一家網名為“淄博偵探”的偵探所,并提出了相同的問題。與前一家偵探所一樣,“淄博偵探”所提供的取證方式并無二致,對于如何取證的答復,也是有“內部渠道”。而兩家對于調查取證的收費,都是6000元,并保證在兩周內有結果。
“只要是省內的調查,一般兩周內都會有結果,沒有調查出來的,我們免費延時調查,直到有結果為止。”“淄博偵探”告訴記者,他們會對調查人和委托人的身份都進行保密,并表示他們提供的證據完全合法。
但當記者提出要面談時,兩家偵探所都表示了拒絕,稱只接受網上和電話的預約服務,要求記者把被調查者的身份資料通過網絡發送過去,并給了記者一個銀行卡號,要求打入定金,并表示一旦調查出結果,會通過網絡把結果發送給記者。
為了進一步揭開這些偵探所的神秘面紗,記者按照網絡廣告所留的地址進行了查找,但尋找了七八家,發現這些地址均為假的。
信息來源:私家偵探多有“內部人”
在這些私人偵探取證的手段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內部人”來進行資料調取,而他們口中的“內部人”究竟是誰呢?
“如果是調取開房信息,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暗中通過賓館前臺調取,但這種方法比較慢,而且費時費力。據我所知,不少私家偵探取得開房信息的方式,都是通過警方內網中獲取,淄博地區的內網是省內聯網,就是從淄博可以獲取省內任何一個市的公民信息。”10月16日,記者采訪到了一名曾參與設計山東省警方內網的工程師,這名知情人告訴記者,此前就有過警察內部人員因為泄露個人信息給他人,被發現后受到處罰的事情。
“前幾年,在北京出了一個事情。導火索是因為一個官員開房信息被媒體公開,引起了關注。接著有關部門就開始查這個信息是從哪里流出的,查到了北京的一個民警身上,最后發現這位民警通過警方內網,泄露了多人的個人信息獲取暴利。”他告訴記者,這名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民警,因為行事招搖引起了注意,“一個民警在北京有好幾套房,還開著跑車,引起了注意,這才查了出來。”
這位知情人表示,警察內網在設計之初,曾考慮到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的問題,因此每一個警方內部人士在登錄內網時,都有一個專屬的賬號,而這個賬號登錄過多少次,查過哪個人的信息都可以監督。“初衷是為了監督內部人士不要濫用這個內網,但是現在一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二來警察每天可能需要調查很多人,也不可能對每一次調查都匯報,因此若真的有人想從警察內部偷出消息來,不是不可能。”
他告訴記者,在警察內網中,只要有身份證,便可以查到所有的開房信息,“現在住旅館都要用身份證登記,那個網絡是跟內網終端聯在一起的,只要有人用身份證開房,就可以查到。”
關于其他信息的獲得,他告訴記者一般也需要通過內部人,“比如房產信息,就需要房管局的內網網絡來查詢。一些短信、微信聊天記錄,要通過電信內網,這些信息如果沒有內外聯合,很難拿到。”
律師觀點:私家偵探未來仍難合法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大多數私家偵探都頂著“信息咨詢公司”、“商務信息調查公司”等名號在進行私家偵探業務。之所以要借名,是因為目前在我國,還沒有承認私家偵探的合法性。
1993年,公安部發布通知,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開設各種形式的民事事務調查所、安全事務調查所等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民間機構,明令禁止的業務包括:受理民事、經濟糾紛,追討債務以及安全防范技術咨詢,涉及個人隱私的調查等。
2002年底,為了和國際接軌,國家商標局調整了商標分類注冊的范圍,新增的允許注冊類別包括提供私人保鏢、偵探公司和尋人調查等“安全服務”。但商標注冊不等于工商登記。私人偵探作為一種職業,我國至今仍未開放,不能進行工商登記。
“私人偵探是否合法這個問題在法律界糾結了很久,我國不承認私人偵探的合法性,但多數私人偵探注冊的公司都是咨詢公司,這種公司是合法的。至于他是不是超范圍經營,很難界定。”山東長城長律師事務所的石增律師認為,私家偵探的身份之所有一直不被認可,是因為其調查手段多半涉及違法。
“很多私家偵探,比如調查婚外情,偷拍人家個人隱私,甚至有的為了捉奸在床,連私闖民宅的行為都有,再就是可能通過警方或者某些政府部門內部獲取個人資料,這些手段都是違法的。”石增表示,取證手段的合法性受質疑是目前私人偵探的軟肋,“即便是律師,也不能用這種違法手段去獲取個人信息。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證據本身的有效性。從法律上來講,只要證據本身對于案件非常有必要,就可以視作有效證據。”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也有一些律師事務所在行私人偵探之實。石增告訴記者,曾有委托人要求他進行取證,“我碰到過有人要求我給他去取證,其實就是找一個有合法身份的偵探,被我拒絕了,不過這種事情聽說有。”
私人偵探未來是否會合法化,石增說目前看不到任何苗頭,“如果合法化,需要很多部門介入。比如調查權,私人偵探的調查權如何與警方協調,尤其是涉及刑事案件,萬一破壞了現場怎么辦。再就是歸誰來管理,如何定價,偵探所的標準、運營怎么規范,這都是很復雜的問題,一時半會無法解決。”
而對于目前這些黑暗中的私人偵探所,應該歸誰來管理也是一個空白區域。盡管不少“咨詢公司”的注冊權在工商部門,但工商部門無權對其業務進行監管。
淄博市司法局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司法部門也沒有對于私人偵探有任何相關管理措施,“這一塊并不屬于我們管理,因此不能說他是不是違法成立,目前司法部門沒有對其有任何監管職能。”
記者 孫小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