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正悄然亮出新名片:在這里,可以愜意深呼吸。7月2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上半年水、氣環境質量發布會。按照山東省環保廳考核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細顆粒物濃度四項指標,聊城空氣質量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改善,獲得省級財政獎補資金1210萬元,在全省各市中最多。其中第二季度二氧化硫濃度同比改善幅度居全省各市首位。
去年,山東省聊城市空氣質量較差。面對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聊城著力構建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和《聊城市城區揚塵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成為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市政府與各縣(市、區)、市屬經濟開發區、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簽訂了2014年—2015年環保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工作任務細化后層層落實,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努力”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2月初,為了切實督導大氣污染防治和揚塵治理工作效果,市政府又實行了市領導幫包市直單位和縣(市、區)制度,副市長每半月對幫包的單位和縣(市、區)進行一次環保工作督導。
建成并完善了三級工作機制。市政府成立了市長任組長、三名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為了進一步強化落實工作,由市環保局、住建委等八個單位派分管領導和業務負責人組成綜合辦公室,負責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具體指揮和協調;在各部門抽調60余名工作骨干,成立聯合執法隊,按照網格化管理模式,負責現場執法,前線作戰,從而建立了解決問題的三級工作機制。
山東省聊城市環保局起草了《2014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獎懲辦法》,確定了對各縣(市、區)和承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部門實行每月一暗訪,每季度一考核,年終總評比,規定年內2次被約談的,轄區內企業被環保部掛牌督辦的,被上級環保部門區域限批的,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或考核分數低于60分的,本年度記為不合格,并實行“一票否決”,取消本單位和班子成員獲得市委、市政府一切表彰的資格。
針對山東聊城空氣質量較差的主要原因,山東省聊城市加快推動工業企業廢氣治理,督促火電企業加快脫硝工程和脫硫、除塵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列入省政府批復實施的《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及一期行動計劃中的131個項目中,已建成100個,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其中,聊城市機組容量最大的國電聊城發電廠,4臺600MW機組全部建成脫硝工程和脫硫升級改造工程。同時,對城區施工揚塵、渣土車、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整治,力度不斷加大。
聊城市建立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已于7月1日開始實施。
聊城市市長王忠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和多次會議上強調,確保讓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呼吸上新鮮空氣。如果發現問題,將隨時調度解決。聊城市環保局副局長付衛東清楚地記得,他一天最多接到了市長打的7次電話。(王兆鋒 高田 楊小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