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烈日,淌著汗水,走路去坐公交車,酷暑對沒買車的上班族來說,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折磨。近日,主城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一種名叫獨輪電動車的代步工具悄悄跟上班族們一起,出現在公交車站、輕軌站和馬路上。這種電動車只有一個輪子,雙腳往上一站就可以快速前進,遠遠看去駕駛者就像腳踏風火輪一般,很拉風。
上班節省半小時
前天下午,家住沙坪壩區華宇廣場九華樓4-3的劉星程,踩著她的獨輪電動車前往三峽廣場公交車站,同樣在此等車的重慶晚報記者正好在一旁看到,她將手里拎著的怪異輪子放到地上,把兩側的腳踏一拉開,兩只腳踩上去,獨輪車就往前跑了起來,跟耍雜技一般。
面對記者的詢問,她表示,天氣實在太熱,上班從家走到車站,下車后再走到公司往往衣服都濕了。于是在朋友推薦下,她花2999元買了這部獨輪電動車,果然方便快捷,每天上班要少用30分鐘左右。
記者看到,劉星程踏著獨輪電動車上坡也已非常嫻熟,偶爾遇到一個階梯她也能十分輕松地通過,速度確實比步行快了不少,同行需要一路小跑才能勉強跟上。
最快30分鐘學會
在車站邊,劉星程踏著獨輪電動車等公交的樣子,引起一旁很多人的討論,一位上班族對身邊同伴說,“看起來還多方便的,我也去買輛來上班。”
一對30來歲的夫妻對獨輪電動車很感興趣,男子站上獨輪電動車試了下,結果還沒開動,就搖搖晃晃掉下來了,“平衡太難掌握了,估計是學不會了。”記者也體驗了一把,上車后確實感覺平衡難掌握,在人攙扶的情況下才勉強能開動。
據重慶某獨輪電動車銷售公司工作人員陳杰介紹,有人教的情況下,快的30分鐘就能駕馭了,慢的幾個小時也能學會;沒有人教,則需要一天甚至幾天的練習才能掌握獨輪電動車的技巧。
最快18公里/小時
購物網站上都有很多銷售電動獨輪車的店鋪。以某購物網站為例,賣得好的店鋪一個月賣了3193臺,價格在1200元到4000元不等,根據電池的續航時間不同,時間越長價格越貴。
瀏覽多家店鋪后記者發現,這種車都被宣傳為電動代步工具,每次充電2至3個小時,平均能行駛二三十公里,控制方向全靠感應駕駛人的身體:身體前傾,車子前行,當身體站直或后仰時,獨輪電動車也會減速來維持身體與車的平衡。
從商家貼出的產品說明來看,除了電池,這種車行駛距離受體重影響。“同樣的車和電池,體重70公斤的人能走25公里,體重100公斤的人只能走20公里。”網上一家銷售獨輪電動車的客服介紹說。
“獨輪電動車在上海等地方比較流行,對于重慶人來說算是個新的東西,已經有不少上班族開始用它來代步。這種車子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8公里,節約時間和體力,我們銷量還不錯,具體數字不方便透露。”重慶某獨輪電動車銷售公司工作人員陳杰介紹說。
陳杰建議,使用獨輪電動車的爬坡極限是15度,坡太陡就不能行駛。不要穿高跟鞋,拖鞋、皮鞋駕駛,最好有護具保護,時速控制在12公里~16公里/小時安全性較高。
公路上行駛有風險
獨輪電動車外形拉風,用它代步上班也挺方便,但在公路上風險也不小。
家住九龍坡區石新路的王斌在解放碑上班,每天早上從家里出發需步行25分鐘左右才能到石橋鋪車站,“當初聽說獨輪電動車可以節約上班時間,早上可以多睡會兒,就在網上買了一部來試試,現在每天十多分鐘就可以從家走到車站了。”
“不過,騎獨輪電動車在人多的地方容易撞到人,因為剎車需要一點時間緩沖。有次我在馬路上行駛時,就差點和一輛摩托車相撞,還好摩托車駕駛員剎車及時,不然就危險了。”說起這件事,王斌仍然心有余悸。
交巡警:獨輪電動車不能上路行駛
市交巡警總隊法宣處李警官表示:獨輪電動車在居民小區或廣場等場所行駛無礙,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4條第一款規定,獨輪電動車這類的交通工具是不能上公路行駛的。
李警官說,不久前他們曾在南岸五公里附近,發現了一群在國道上駕駛獨輪電動車的人群,立即對其進行了勸阻和教育。
軌道公司:站內可以攜帶不能行駛
重慶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把獨輪電動車收疊后,可以攜帶進入輕軌或地鐵車站,但不能在站內行駛。因為站內乘客較多,容易發生意外。(重慶晚報記者 萬里 楊帆 見習記者 楊洋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