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6月9日訊(記者 邊瑞琪 王曉)有這么一個女孩,她沒有高學歷、身有殘疾,但是有一個信念支撐著她,用十年的時間,為身故的父母償還完了債務,她就是被人稱作“信義女孩”的——孫奉巖。
走進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聶村的一個不大的小院兒,這里就是孫奉巖的家。說起自己的父母,孫奉巖提起最多的地方不是在這個家中而是在醫院。
孫奉巖的父親患有尿毒癥,從她記事起,差不多隔段時間就要到醫院里面去住一下院
1999年,孫奉巖的父親被確診為尿毒癥,盡管全家舉債救治,但到年底她的父親還是撒手人寰。然而不久噩運又降臨到這個家——孫奉巖的母親被查出了胃癌晚期,一年之后也離開了人世。父母相繼因病離世,給孫奉巖留下的,是一筆35000元的巨額債務。
孫奉巖母親生病之前把家里的賬目都交給了她,當時把帳給她的時候母親交代說“這就是咱家的賬目,這邊是人家給的,這邊是咱們欠別人的,以后一筆一筆的都還上就行!睂O奉巖點頭答應
翻開一本紅色的日記本,一行行賬目記得清清楚楚。從1999年父親去世后開始,當時15歲的孫奉巖就陸續還款,直到2009年把所有的欠款都還完。
她一共用了十年時間。
一開始的賬很零散是用信紙記錄的,孫奉巖說那是因為信紙便宜,后來即使還完賬,孫奉巖也沒舍得扔掉,因為這一張張的便宜信紙上記載的,是在自己最困難時鄉親們最貴重的情義。
“這個是1999年我爸去世之后 全村的(捐款) 5400多”
當記者問孫奉巖沒有想過不還了,孫奉巖回答道“我沒有哎 我就覺得 當時反正就欠人家東西 就感覺心里總有一回事兒,借錢的時候,我真的是特別感激他們,他們就說夠不夠啊 不夠的話再給,他們就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我們有沒有償還能力,就沖著這一點我說什么也得還。”
其實孫奉巖是個有著一級傷殘的殘疾人,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支撐著奉巖,讓她在十幾歲,就擔起了生活的重擔?讓我們走進她的生活。
1984年出生的孫奉巖上小學一年級時因為一次體育意外,腿腳落下了殘疾。
在孫奉巖13歲時,家中迎來了可愛的妹妹,但是不久之后父母患病相繼去世,她只能和年僅4歲的妹妹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一提起感情最深的奶奶,孫奉巖止不住留下了眼淚。2012年把她從小帶到大的83歲的奶奶也撒手而去,當時她才28歲卻已在人生中失去了三位至親,但從小在家人的影響下,她已經學會了堅強。
現在的孫奉巖只能慢慢蹲著行走、雙臂也不能承受重物、面部的神經壞死還讓她很難表達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生活這么困難的女孩,到底是怎么一步步還上錢的呢?
“錢的來源一個是低保,一個是奶奶的,前幾年奶奶的養老保險,當時所有能湊到的就湊到一塊兒。我們有的時候可能是半年或者是一年,如果快的話就是湊完一筆,有的時候還有救助加上平時一湊湊個1000-2000 或湊個500”
這種扣牙縫似的攢錢法,讓很多好心借錢的鄰居看著心疼想免去債務,但是孫奉巖并不同意,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就想方設法節約開支。
“我們吃的是之前有地存下的糧食,菜的話就是當季的一些蔬菜,奶奶以前在家附近開墾一塊小菜園里面就種一些菠菜啊油菜啊,然后就吃那個!
憑著一股子韌勁兒孫奉巖還上了錢,她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報道、轉載,網友們被她的故事感動,她也先后榮獲2013“山東好人”十大年度人物、淄博市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經歷過生活中的坎坷,還完錢后的孫奉巖會怎樣生活呢?今年已經30歲的她,一談起未來的生活卻變得羞澀起來。
“奶奶去世之后,我當時也迷茫過一陣子,我說到底這日子要怎么過啊,錢也還完了,下一步有什么事兒啊,就一直想想想,后來我就接觸了我現在的這個串珠,生活就真的是改變了!
串串珠、編成一個個可愛的小物件,這幾乎占去了孫奉巖平時的一大半時間,串珠子既是樂趣、也可以拿到網上去賣補貼點家用。
自信的孫奉巖,現在的生活樂趣多多,把串珠的步驟記下來發到網上做成同步教學、累了的時候作為“麥霸”的她,就唱歌舒緩情緒。當地電臺有一些音樂節目有時候她也會去參加,也會去贏那個獎品。
采訪中我們不經意間發現,孫奉巖的手指上帶著一枚戒指,可一問起來,自信的她又不好意思了。
原來,通過媒體的報道,2012年湖北武漢的盲人小伙兒岑浩認識了孫奉巖,并對她展開了追求,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孫奉巖這個幽默的“公主”與這位南方的“駙馬”相愛,明年5月份,他們即將在淄博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是盲人他之前可以看得到,高三的時候就突然視力慢慢下降,現在他做按摩
“2012以后反正就是說 就開一個店嘛 我們兩個的店是一起的 然后他做按摩 我做串珠 反正我的就掛墻上面嘛 就占很少的一部分 然后以他的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