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弟弟患尿毒癥 山東臨沂哥哥遠赴重慶捐腎救弟
三年前,遠在重慶工作的李宗川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癥。大哥李宗杰聞訊后,提出要將腎捐給弟弟,被弟弟堅決拒絕。三年后,由于一直沒有等到合適的腎源,加上病情惡化,在哥哥的一再勸說下,弟弟才含著眼淚答應。
2014年4月9日,李宗杰的腎臟終于成功移植到弟弟體內,一個瀕死的生命也重新恢復了生機。弟弟說“大恩不言謝”,因為他知道自己將用余生來回報哥哥的恩情。哥哥卻說,自己并不偉大,為弟弟捐腎只是盡到了兄長的本分。看著弟弟的身體一天天好轉,他更盼望這個春節弟弟可以健健康康回家團聚。

弟弟查出尿毒癥 哥哥欲捐腎救弟
1995年,在家排行老三的李宗川沿著大哥的足跡,開始了部隊生活。在軍校畢業后,他開始在第三軍醫大學工作,并很快在重慶定居。不久,妻子為他生下一對龍鳳胎。就在事業穩定、兒女繞膝時,不幸降臨到他的身上。
“一開始他只是患上了隱性腎炎,因為部隊訓練工作量大,他一直沒當回事。但久而久之,隱性腎炎就轉化成了腎功能衰竭。”談起三弟患病的原因,大哥李宗杰還帶著一些愧疚,后悔沒有督促弟弟及時治療。
2010年9月,帶病工作的李宗川突然暈倒在訓練場上,經過醫生的檢查,他才知道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只能一邊透析一邊等待合適的腎源。
得知弟弟患上尿毒癥后,大哥李宗杰心急如焚,第一時間趕到了重慶。“只有換腎才能挽救生命。”聽到醫生的答復,李宗杰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要為弟弟捐腎。“割掉一個腎又不會影響我吃飯、睡覺,換我的,抓緊時間換。”盡管李宗杰態度堅決,但李宗川還是決意再等等。但由于腎源緊張,加上配型難度較大,就這樣,他一等就是3年多。
老母親爭著為兒捐腎 手足之情讓大哥義無反顧
在等待了3年后,李宗川的病情更加惡化,而這一次,大哥李宗杰決定不管多大的困難,都要把自己的腎捐出來。
“老三,你想想如果你有一天真的撐不下去了,孩子怎么辦?”在李宗杰苦口婆心地勸解下,弟弟把臉深深埋進被子里,因為他知道,也只有大哥才能把他從死神那里拉回來。
但是換腎要經過一系列的司法程序,還需經過醫院評審委員會的同意。2013年12月,在征得妻子的同意后,李宗杰瞞著家人,開始為換腎準備各種材料。然而,換腎需要公正,在順利通過村里和派出所的蓋章后,李宗杰在公證時遇到了難題。“公證時直系親屬必須在場,而我一直沒有告訴老母親,兒子又遠在蘇丹維和,那一刻我都差點絕望了。”
無奈之下,李宗杰只好把捐腎救弟的消息告訴了已經年逾七旬的母親。“娘,老三這些年不回家過年是因為他的腎壞了,所以我想把自己的腎換給他。”聽到兒子說出這樣的消息,母親愣了許久,最后才勉強點頭。
母子連心,并且換腎非同小事,牽扯到兩個兒子,母親一夜沒睡。第二天早上李宗杰帶著母親來到公證處簽字時,母親卻執意不肯簽字,“換我的腎,我年紀大了,你還得養活一家人呢。”看著母親堅決的態度,李宗杰只能忍著眼淚溫言相勸,“娘,您年紀大了,換腎是個大手術,萬一你再有三長兩短,我們兒女怎么辦?再說老三還年輕,如果你的腎不合適,到那時他不還得再遭一次罪嗎?”看著兒子堅毅的神情,母親哭著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由于兒子還遠在非洲蘇丹維和,在李宗杰的爭取下,公證人員讓他在電話里進行了確認。當電話那端的兒子聽到這個消息后,半天沒有說話,經過了一番考慮后,他最終決定支持父親。
遠赴重慶為弟弟捐腎 盼望春節一家團聚
“我25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由于承受不住打擊,精神一直不太好。作為家中長子,我只能咬牙把這個家抗起來。”二弟結婚,三弟當兵,小妹出嫁,在操勞了20多年后,李宗杰又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那就是用自己的腎挽救三弟的生命。
4月8日,李宗杰的兒子維和回國,便馬不停蹄地趕到重慶。第二天在母親、二弟、妻子和兒子的陪伴下,李宗杰和三弟李宗川一起被推進了手術室。經過一上午緊張的手術,李宗杰的一個腎臟被移植到李宗川體內。
在手術后第二天,李宗杰才漸漸從麻醉中蘇醒,他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三弟的情況。在聽到三弟情況良好時,他才放下心來。經過連續13天的調養,李宗杰決定出院。然而回到臨沂后,李宗杰并沒有安心在家養病,4月24日他又回到了中國銀行費縣支行上班,開始處理起繁雜瑣碎的信貸業務。
“做人就要講良心,放棄責任一時輕松,可良心上卻永遠過不去。”這是李宗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今,李宗杰盼望著弟弟早日康復,“老三已經三年多沒回來過年了,我已經跟他約好,今年帶著媳婦和孩子回來,這樣我們一家人就能團聚了。”(金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