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追蹤報道】淄博南岳水務污泥二次污染環境 病根在哪里
中國網山東頻道5月12日訊(王大衛、郭文杰) 4月28日,記者曾經就拍客反映的“淄博南岳水務有限公司違規處理污水污泥致環境二次污染”的情況進行采訪報道,為了了解事情的處理、整改情況,5月9日,記者再次來到淄博市高青縣進行跟蹤報道。
在-----淄博南岳水務有限公司我們見到了污水處理廠的成廠長和環保局監察大隊的郭隊長。成廠長說:“你們上次采訪的第二天,環保局給企業下達了整改通知。”談到污泥的處置,成廠長表示,以前也曾經將污泥加工成復合肥料,但是由于市場不好和老百姓的不認可,銷售情況不好,項目也就被擱置了。此后一直就是采取“填埋”的方式。
成廠長說:“比方說,老百姓這邊有個坑想填起來種莊稼、種樹或是搞建設,他需要買土填,那樣費用太高,他就會主動聯系到我們,要我們的污泥去填坑,然后上邊敷上好土,再在上邊種莊稼、種樹或者是干別的,這樣,他們也省去了買土的錢,我們也把污泥清出去了,而且我們也會給老百姓補貼一部分錢。”
記者隨即問:“這種私下的填埋方式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成廠長坦言:“不符合,但是不負責任的說,全國都是同樣的處理方式,污泥處理單位有資質也好,沒有資質也好,我們沒考慮那么多,只要把泥處理了就行。”
記者再問到前面被曝光的污泥傾倒地點打算如何處理時,成廠長的回答更是令人大跌眼鏡,“我們打算在上面覆土。”
在上篇報道之后有當地的熱心網友為我們反映了另一個淄博南岳水務有限公司亂倒污泥的地點——高城鎮趙路村的一個水塘。記者這次剛到髙青縣時先去趙路村查看了一下現場情況并對當地村民進行了采訪。記者在現場看到傾倒的污泥就裸露在外邊,并且大部分與水塘的水連接在一塊,不僅僅直接對水造成了污染,周圍的空氣中也是彌漫著一股惡臭。采訪得知污水處理廠往該地運污泥是從去年4、5月份開始的,以前村民都用水塘里的水灌溉田地,現在水塘大部分被填平,而且還被倒上污泥,根本沒法用來灌溉了。記者問老百姓:“你們為什么不舉報?”答:“我們平民老百姓舉報有啥用啊!”看來老百姓對此事也是深惡痛絕但又無可奈何。
當記者提到趙路村這一傾倒點時,成廠長先是一愣,但隨即回答:“還是那個情況,村里主動聯系我們,讓我們去填坑。”這時環保局郭隊長說道:“這個地方我們環保局知道,已經對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罰了。”記者問:“僅僅是處罰?為什么沒有治理?”郭隊長說:“我們想治理。但是老百姓不讓動了,他們好不容易填起這個坑來。”這個回答與污水處理廠成廠長的回答如出一轍,拿老百姓出來當做亂倒污泥的擋箭牌。
從污水處理廠采訪完,記者在郭隊長的領引下來到高青縣環保局,郭隊長叫工作人員拿出以前處罰污水處理廠的單據。記者發現,該單據上的日期為今年4月份,也就是說,污水處理廠往趙路村連續傾倒污泥長達1年的時間,環保局才對污水處理廠做出了處罰,環境監察大隊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難道一直沒有發現污水處理廠違規排污的現象?
污泥中有許多污染物,污染物有害健康。污泥中污染物的類型、濃度、致病機理、污染途徑、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的損害如何,目前尚不為大眾所知,普通百姓對此事更是無從知曉。但是作為治理污染的企業——污水處理廠的負責人和環保局工作人員應該知道,污水中的污染物絕大部分被濃縮在污泥中,污泥隨意傾倒對環境的污染不亞于直接將污水進行排放造成的污染。
環境保護部下發的環辦【2010】157號文件《關于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第四條要求:“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建立污泥管理臺賬,詳細記錄污泥產生量、轉移量、處理處置量及其去向等情況,定期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報告。 參照危險廢物管理,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污水處理廠轉出污泥時應如實填寫轉移聯單;禁止污泥運輸單位、處理處置單位接收無轉移聯單的污泥。”第六條:“實施信息公開。各級地方環保部門應當參照《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發布導則》(原環保總局公告2006年第33號),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地區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生、處理處置等信息。參照危險廢物管理,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污水處理廠轉出污泥時應如實填寫轉移聯單;禁止污泥運輸單位、處理處置單位接收無轉移聯單的污泥。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第六條指出:“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或者報請主管部門批準轉產、搬遷。”
污泥在環保部下發的文件中的定位是“危險廢物”,如此嚴格的規定下,如果環保局履行職責,依法辦事,嚴格按照規定查看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生、處理等信息臺賬,污水處理廠又怎么會私自傾倒處置?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不能僅僅對環境違法企業給予處罰就結束,而是要從根本上進行治理。今年4月份剛剛對企業作出處罰,時隔不到一月,污水處理廠再次出現私自傾倒污泥的現象,是污水處理廠屢教不改,還是環境執法部門監管不嚴?這些值得我們深思。
讓污水處理企業真正起到解決污水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不要讓污泥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為我們自己和后代子孫創造一片碧水藍天。做好對污泥的處置,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本網會繼續關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