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12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一說起農村,估計很多朋友眼前,就會浮現出一些磚瓦的平房來。但是在聊城臨清市煙店鎮堤口村,這里的村民不僅馬上就要住進樓房,而且這些樓房還具有獨特的功能。

在聊城臨清市煙店鎮堤口村,一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排排的二層別墅樓和正在建設的小高層。
堤口村的村支書告訴記者,這樣自帶車庫,有寬大陽臺的二層別墅,村里已經建成了32座,每座共220平,“一千塊錢一平,22萬。”
據了解,堤口村的村民大多從事個體工商業,具備較好的經濟條件。除此之外,這些別墅樓和正建的小高層所具備的獨特功能,也是吸引村民們入住的一個重要原因。
工程師說,“大量的混凝土磚混結構,抗震好。”
由于這些別墅和小高層在建設過程中,大量采用了鋼筋紅凝土結構,和獨特的建筑手法,所以抗震性能尤為突出。“說是抗六級地震,其實抗七級地震都沒問題。”
聊城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臨清市處于華北地震區華北平原地震帶上,地質構造復雜,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地震災害,所以才決定將堤口村改造為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示范村。
堤口示范村將在今年年底整體建成。到時候,村民將整體搬入,我們也祝愿村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