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美滿的愛情之后,走進幸福的婚姻,是多少青年男女的夢想。然而在現實面前,愛情有時十分脆弱,門第觀念、經濟條件都可能把美滿的愛情擊碎,讓夢想難以成真。
連日來,本報各記者站記者聯合對近年來婚戀觀念的變化進行采訪,這其中的許多故事讓人唏噓不已。
男方家出現變故,女方提出悔婚
25歲的小楊和24歲的小李是高中同學,小楊沒有考上大學,就在家幫著父親打理木材廠的生意。小李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工作。兩個人在高中同學聚會上相聚,因為都是單身,而且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在同學們的撮合下,兩人談起了戀愛。
小李的父母是教師,家境不錯,小李在一家公司做翻譯,收入在4000元左右。一開始小李的父母并不喜歡小楊,因為他們覺得兩人的學歷不匹配,后來看到小楊家開著廠子,家里還算殷實,小楊也挺懂事上進,便答應了這門婚事。
今年3月份,小楊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廠子也因為資金鏈斷裂陷入困境。本來兩人的婚期定在了今年12月份,但小李的父母看到小楊家的情況后,害怕女兒嫁過去過苦日子,就勸小李和小楊分手,并把訂婚的彩禮都給退回去了。小李不同意,小李的父母就把小李鎖在家,不讓小李出去。僵持一段時間后,兩人的婚事黃了。
交往未過父母關,“準岳父”撕毀婚紗照
幾年前,小孫從外地來到威海工作。他與威海女孩小呂戀愛兩年,感情一直很好,但小呂的父母一直不支持兩人交往。由于經濟因素等原因,小呂父母不斷給小孫出難題,雖然小孫一直試圖說服小呂的父母,但始終沒有成功。
后來兩人決定先把婚紗照拍了,再征求父母同意。兩人心想婚紗照都拍出來了,二老還能不認嗎。但沒想到的是,兩人將婚紗照放到小呂父母面前時,“先斬后奏”的做法讓小呂父母暴怒,“準岳父”當場撕毀婚紗照,嚴禁兩人再繼續交往。一場好姻緣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八年感情不抵門當戶對,結婚后無奈又分手
梁山女孩小麗生長在農村的一個單親家庭,家庭條件不好。小孫和她是高中同學,父親在政府部門工作,母親在銀行,家庭不錯。2004年,小麗考入濟南一所高校。2005年小孫考入濟南另一所高校學,兩所學校都在長清大學城。
大學期間,兩人戀愛了,并在校外租了房子。兩人同居的事被小孫家人知道后,原本小孫每個月1500的生活費減到500元,小麗家庭本來就不好,每個月生活費更少,但兩人堅持了下來。“2010年10月,我倆偷偷地登記結婚了,后來他家人知道了大發雷霆,為此不讓他回濟南和我見面。這三年來他的家人想盡辦法讓他和我分開,我倆都一次次的戰勝了。”小麗告訴記者。
但事情在今年夏天發生改變。“他說他姐姐在煙臺一家公司給他找了一份工作,面對我的淚水,他沒有放下手中的行李,我知道我們完了。”小麗說,8月份,兩人離婚。
懷孕7個月仍未得父母同意,孩子被強制引產
聊城女孩小雨到北京打工,在工廠里認識了聊城老鄉小黃。小黃家也是農村的,從小沒有了父親,母親一個人把他養大。打工期間,小黃格外照顧小雨,不久兩人發展為戀愛關系。瞞著家人,兩人還有了愛情的結晶。
后來小雨偷偷地告訴母親,自己找了個男朋友,兩家離得不遠。小雨的母親托人打聽了小黃的家庭后,讓女兒死了這條心。這時小雨在北京已懷孕6個月,打電話告訴父母要求結婚,卻遭到了父母的極力反對。“死了也不能嫁給他,懷孕了也不行。”
反復求情無果后,小雨偷偷地跑到男朋友家決定把孩子生下來。就在孩子7個月時,小雨卻被父母拖到醫院,強行引產。小雨身心都受到極大傷害,小黃也沒有辦法,兩人只好選擇分手。
婚姻遭父母反對小兩口遠走他鄉
2011年,因為女方不同意兩人婚事,淄博張店的孫先生和劉女士離家遠走,今年8月份,小兩口返回張店,還帶回了自己的孩子。女方父母只能接受這個現實,并為兩人舉辦了婚禮。
據了解,孫先生老家在農村,家庭條件并不好,劉女士是孫先生的大學同學,從小在張店城區長大,畢業后兩人一起來到張店工作。
由于雙方家庭條件相差太大,劉女士的父母極力反對,但是劉女士死活不同意分手。經過三個月的斗爭后,其父母仍然不同意他們兩個在一起,劉女士和孫先生一起去了廣州。
期間,劉女士只是通過電話和父母聯系。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劉女士通過各種方式來說服父母,孫先生也一直在努力掙錢,今年8月份,兩人回到了淄博,還帶著孩子。
“非公務員不嫁”難住相戀5年情侶
家住臨沂河東區農村的小雪和小杰是高中同學,雙方父母都在家務農。高中畢業后,兩人分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兩個重點大學,一個在青島,一個在長沙。從進大學起,兩人就開始了長達四年的異地戀。大學畢業后,兩人都回到了河東區工作,小雪是中專老師,小杰則到了一家企業工作。
已經相戀5年多了,兩人打算結婚,但沒想到卻遭到了小雪父母的阻撓,原因是“小杰不是公務員”。小雪媽媽說,“供你上了好大學,現在也找到好工作了,必須找一個公務員才能配得上你,小杰在個企業上班以后能有什么出息!”聽了這話后,小雪很生氣,和父母吵了一架。
現在,小雪和小杰還在繼續著他們的感情,小雪很堅決地說:“我一定會堅持到底,相信爸媽會理解我的。”
婚戀變遷
一個村4對新人因網絡結緣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QQ、微信等聊天工具也格外受到農村年輕人的歡迎,在青島平度市蓼蘭鎮小莊村,就有4對新人因網絡結緣。而傳統的媒婆等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很多時候都是朋友充當媒人,牽線人。
“我們在QQ中認識,聊得多了發現這個人還不錯,然后就見面,戀愛,去年我們結婚了。”小莊村的王曉燕告訴記者,她跟老公就是在QQ上認識的,聊QQ聊出來的愛情。
“我們倆是通過微信認識的。”25歲的小伙葛明介紹,一次他去親戚家玩,無聊中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認識了現在的女友,已經相處了一年多,現在準備結婚了。
小莊村的劉亮說,他從事電腦維修工作,所以對于網絡特別熟悉,對于一天十幾個小時泡在網上的他,不通過網絡找到女朋友才怪。
“找到城里的更好,農村的最好有個生意,就算是自己種地的也得有技術、有規模。”在城里打工的煙臺姑娘小林提出了自己找對象的要求。
“現在農村的年輕姑娘、小伙多數進城打工了,找對象的眼光也跟著高了起來。”曾說合數百對新人的煙臺“媒婆”老王說,十幾年前,姑娘們找對象會奔著老實巴交、對媳婦好那個方面去,現在大多有經濟標準,房子是一方面,還得有份工作,生活有保障才行。
有此一說
門當戶對可能更幸福
隨著社會的發展,貧富差距拉大,記者了解到女方在找對象時更看重門當戶對,不管是相貌還是財產,男女方都要相互匹配,這種情況造成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男青年不好找對象。也有專家表示,在現在這種環境下,或許門當戶對更有利于維系婚姻,夫妻雙方會更幸福。
山東理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牛喜霞認為,家庭條件不同的兩個人人,由于兩人的成長環境、生活習慣以及處事方式會有很大差距,所以如果婚后兩個人磨合不好,很容易出現感情破裂。
“比如城市和農村的孩子在很多存在差異,如果兩個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結婚,有可能就會出現矛盾。”據其介紹,兩個有相近家庭背景的人,從小的成長環境都差不多,所欲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處起來更容易。
見證過近千對的新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威海司儀楊先生也認為,門當戶對是最穩定的婚姻結構。楊先生說,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最適合結親,童話和韓劇中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在現實中鮮見,嫁入豪門也未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