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上大二,卻不幸患上罕見免疫病——皮肌炎,渾身無力無奈休學。而之前因母親患癌,三口農家已債臺高筑。青科大一農村學子遭病魔打擊,父親欲賣牛、賣地、賣糧救子。
寒門學子身患罕見免疫病
今年21歲的張超是青島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2011年,他以600多分的好成績考入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擔任班長。因為家境貧困,張超一進入大學就申請了勤工助學崗位,課余時間干兼職,掙錢補貼生活費,讓在外打零工的父親少受罪。
深知學費都是父母用心血換來的,張超學習很努力,從大一到大二上學期,他的成績都穩居班里第一。作為班長,張超和同學的關系都很好,并經常組織各種活動。愛好運動,對人熱心,張超在同學和老師里有著很高的人氣。
然而,讓老師和同學難以接受的是,這么一個優秀的學生不幸被病魔擊倒。去年9月,張超感覺渾身乏力,關節腫痛,眼睛浮腫,視力模糊,身體乏力加重,無法適應學校的正常學習,請假回家。隨后在濟南被確診為皮肌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
由于醫保關系在青島,張超回到青島市立醫院住院20多天后,肌力恢復不明顯,身體虛弱,無奈休學。
兒患頑癥母患癌,三口農家債臺高筑
休學期間,父親帶著張超去過北京的大醫院。對于自己的病情,張超已經坦然面對。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只能依靠藥物治療。因為治療較晚,已累及內臟導致肺纖維化。
住院一年后,今年9月,張超重回課堂,但沒多久,又再次住進醫院。一個月7000多元的醫療費,幾乎擊垮了這個農村家庭。
“這么年輕得了這個病,家里又沒錢,孩子心理壓力也大,都怪我們沒用……”12日,在市立醫院東院,張超的母親王梅秀,一個46歲的農婦,數次捂臉痛哭。王梅秀說,她在2005年確診為乳腺癌中晚期,治療一共花了17萬多。當時家里僅有1萬元存款,其余都是借的。盡管很心疼兒子,但王秀梅不敢在兒子面前掉眼淚。
張超紅著眼眶告訴記者,從生病到現在,各項花費12萬多元,自己家里湊了1.5萬元,父親把家里的牛、豬、地和糧食都賣了,現在靠打零工掙錢。看著眼睛哭腫的父母,張超才第一次向學校求助。
全校師生捐出近7萬“救命錢”
了解情況后,高分子學院的師生特別難過。為了方便母親照顧孩子,學校專門為母子倆安排一間宿舍,并給張超的母親提供了崗位。
為了救助張超,學院補助了3000元,并在全校發起募捐,截止到11日,來自師生的“愛心款”已達67687.7元。
張超的同學和老師也想盡各種辦法,為他籌錢治病。班里同學在學校貼吧上發帖,尋求好心人幫助。因為張超對激素嚴重過敏,醫生建議嘗試中醫,同學和老師還四處搜集偏方,默默地和張超一起戰斗。
“孩子自從降生到我們家,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也多虧了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孩子才能撐到今天。”王梅秀說,按照醫生的說法,如果病情控制得好,五六年后,孩子的身體狀況有望恢復穩定,她特別希望青島的好心人,能讓這懂事的孩子多活一天。(李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