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山東省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發生了強行違背村民意愿,暴力強拆,逼迫農民“上樓”的暴力事件。本刊記者深入調查后發現,在這起打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旗號的背后,竟然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當地政府聲稱得到了99%村民的同意;而民間自發的調查卻顯示,部分村民對此持反對態度……
本刊記者在《山東即墨市:暴力強拆何時休》的報道里詳細論述了山東省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打著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興建新型農村社區的旗號,置法律于不顧,并由不明身份的人對部分村民進行了非正常拆遷,甚至還對被拆遷區域的生豬養殖場、奶牛養殖場、肉雞養殖場和林場苗圃動用大型挖掘機,采取野蠻手段違法強制拆遷,致使村民失去經濟來源,生活困難等情況。
稿件刊發后,村民們再次向本社反映,鰲山衛街道辦事處強拆村民房屋及廠房事件并未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村民們的合法權益依然無人關注,強迫農民“上樓”事件依然在繼續上演,群眾積怨越來越深,針對此事,記者再赴青島即墨市鰲山衛街道辦事處進行了調查了解。
一份簽名表,“官意”與民意間的“暗戰”
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民村新民社區改造項目是經99%以上的村民同意的。記者請其出示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同意的相關簽名資料時,該工作人員稱協調相關部門提供,但至今未能提供任何資料。
然而記者從鰲山衛街道辦事處新民村里獲得的另一份簽名表則顯示,新民村多位村民并不同意進行新民社區建設。在這份簽名表上,多人簽名表示反對。
多位村民告訴記者,對于新農村建設,鰲山衛街道辦事處是“牛不喝水強按頭”,各種手段都用上了,壓力之下,部分村民被迫同意,但仍然有人不同意。
一村民說:“我非常不滿新農村建設,說我們同意就是村干部包辦代替的說法,說白了我們都是‘被代表’!薄稗k事處和村里并沒有就建設新型社區和村民溝通,上樓的事情也沒提,我家幾口人全部靠在土地上搞些養殖才賴以生存,地都被建成樓房了,基本生活都維持不了,上樓又能有啥用?”該村民質疑道。
記者了解到,許多村民都有類似這樣的疑惑與擔憂。對此,村民氣憤的說,辦事處只是想把群眾集中到樓上居住,至于將來的生活和收入來源,辦事處并未有一套明確的規劃方案,“也許只能是自行外出打工”。
村民提供的簽名表和鰲山衛街道辦事處的說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暴露了圍繞建設新民社區“官意”與民意間的尖銳沖突。而從意見沖突轉為現實沖突,這背后的催化劑恰恰是當地政府不顧群眾意愿,單方面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強迫農民“上樓”的粗暴行徑。
“被代表”之后的“被上樓”隱憂
記者采訪時看到,位于新民村委南側圍擋區域里面,平整的土地已被建筑公司挖得滿目瘡痍,一些大型的建筑設備林立。在圍擋區域的牌匾上面,有關項目簡介顯示:“新民社區2013年已確定為青島市示范社區,社區規劃占地105畝,社區安置區位于現新民村委南側圍擋區域。新民村以這次改造為契機,將新民社區建成青島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范!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鰲山衛街道辦新民村新民社區社區的土地使用、建設規劃等相關手續存在諸多疑點:新民社區項目有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規劃和審批?拆遷有沒有拆遷許可證?針對已經強拆過的農戶,政府是如何善后的?補償費是否已經發放到位?此次強制性拆遷是否合法等等。盡管鰲山衛街道辦事處方面一再聲稱項目已經審批,稱協調相關部門準備上述材料,但直到發稿時,始終未能提供土地使用證和規劃許可證及相關手續。據當地村民講,沒見到該項目任何拆遷、土地、規劃等相關手續。
沒有任何手續,甚至連口頭通知都沒有的情況下,即墨市鰲山衛鎮新民村多位村民的合法房產被突擊非法暴力強拆,造成室內財產丟失,有的甚至被砸入廢墟,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以致村民失去經濟來源,生活困難。而涉及此次強拆的相關責任人竟然無任何人因此被追究責任。
被強拆后,村民一度到即墨市人民政府、青島市人民政府上訪,村民最終見到了市信訪的領導。村民說,領導當時明確表態,這是鰲山衛街道辦的事情,應由鰲山衛街道辦負責處理。讓我們回街道辦去處理。村民上訪后,除鰲山衛街道辦事處口頭承諾被強拆的損失由街道辦來補償外,強拆事件并沒有其他進展。
對于已經遭遇強拆的農戶,政府是如何善后的,補償費是否已經發放到位?記者在強拆受害者的帶領下來到暴力強拆的現場,強拆后留下的廢墟仍堆放在原地,而被強拆的村民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對于村民而言,土地沒有了,房子沒有了,用于生產經營的廠房也沒有了,被拆遷的一些村民目前沒有得到一分錢的補償,而當地政府對此卻未能給予妥善處置。雖然國家明確規定禁止強征強拆,但即墨市卻仍在上演著暴力強拆占地事件,作為當地主管政府,究竟是監管不力,還是利益熏心背后的官商勾結?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壽平認為,新農村建設堅持依法自愿原則。非法強制拆遷,從憲法的角度講,已經構成了對公民私有財產的嚴重侵犯,在沒有和被拆遷人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暴力強拆,性質幾乎和強盜沒有兩樣,相關人員應該被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對于強拆的樓房應該立即做出賠償或恢復原狀。
針對因征地拆遷而引發的諸多糾紛,國務院和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相關規定,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農村土地流轉和新農村建設要依據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并明確規定嚴禁非法暴力強拆,但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績沖動和腐敗行為,使中央的“三令五申”變為一紙空文。
發稿前,記者再次致電有關方面,不少村民反映,強拆事件發生后,新民社區的建設暫停了一段后又如火如荼的開始建設起來,“被上樓”的隱憂仍然存在,村民們的合法權益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