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5日訊(記者 張牟幸子) 11月1日中午12點20分左右,在濱州市人民醫院手術室,伴隨著新生女嬰洪亮的第一聲啼哭,她的媽媽劉女士淚水橫流。剛出生的女嬰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等待著用她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來挽救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姐姐。
孩子的父親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有一個九歲的女兒,但是在三年前查出患上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一直在吃藥治療,但是吃藥的副作用比較大,可以導致皮膚變黑,汗毛變長變密,而且吃到一定年齡就不能再繼續吃藥了。“孩子治病花費很大,我們壓力也很大,不想再要第二個孩子了,但是為了救這個孩子,還是決定再生一個孩子,用臍帶血來救第一個孩子。”
趙先生說,大女兒現在上小學二年級,當時檢查出這個病情時只有六歲,到了七歲該上學的年齡時,因為身體不好就拖延了一年,第二年家里還是不太愿意讓孩子上學。“但是孩子很喜歡上學,她就說去了學校能照顧好自己,現在她在學校只要活動量稍微大一點,就會流鼻血而且止不住,我們很擔心,但是她還是一直堅持上學!
11月1日中午,在全家人的護送下,劉女士被推進產房,醫護人員則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臍血采集袋。隨著一個健康女嬰安全降生,剪斷嬰兒臍帶以后,新鮮的臍帶血帶著媽媽和嬰兒的體溫,流進血袋。緊接著將救命的“臍帶血”放進山東省臍血庫專用恒溫轉運箱。
山東省臍血庫濱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詳細了解這個家庭比較困難,決定免費為孩子采集臍血并免費儲存,“我們還為孩子免費進行了配型檢測分析,這一部分費用就比較高,而且這個臍血會一直給她們保存著,因為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后,病情復發和惡化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據了解,趙先生的大女兒目前病情比較穩定,臍帶血先儲存在臍血庫,等以后再使用,“以后做手術的費用很高,如果自己有臍帶血能省十萬到二十萬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