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11月3日訊(記者 王震 通訊員 周艷冰) 買了41.85噸含銅量38%的爐渣,原以為能大賺一筆。不料想,買來的實際是堆普通爐渣。3日上午,浙江商人楊某被騙走了63.6萬元。接到報警后,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協調聯動各派出所,于1小時后成功將4名遼寧籍犯罪嫌疑人抓獲。
3日上午10時37分,浙江商人楊某向溝北邊防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騙了63.6萬元。楊某介紹,他是做廢銅生意的,通過河北一客戶結識了一名在威海的李姓老板,“李老板”稱他有大量含銅量很高的爐渣。10月30日,楊某到威海與“李老板”見了面,也到經區崮山鎮一倉庫內驗了貨。11月3日上午,雙方把交易價格定為每噸爐渣15200元,經稱重后共計41.85噸,楊某將63.6萬元現金交給了“李老板”。
楊某向記者介紹,爐渣外表都差不多,若非取樣化驗,只能通過用水沖洗來查看里面含金屬顆粒量的多少。為驗證含銅量,楊某曾先后7次取樣查看,甚至將部分樣品寄回浙江化驗,化驗結果顯示含銅量高達38%。若真如此,這筆生意上他就能凈賺30多萬元。
當楊某交完錢、“李老板”等人急匆匆走后,再用水沖洗爐渣,卻再也找不到像此前幾次看到的銅顆粒,楊某頓時明白上了當。
“李老板”等人乘坐一輛黑色現代轎車離開,警方很快鎖定了該車,并發現這是一輛黑出租。民警電話聯系車主時,“李老板”等人也有所察覺,換乘一輛出租車離開。威海警方又迅速啟動“警的”聯動方案,鎖定出租車行駛軌跡,指令初村派出所、北海派出所、雙島卡點和交警四大隊出警抓捕。
11時30分許,“李老板”等4名騙子搭乘的出租車駛經高區初村鎮,準備再次換乘車輛逃離時,被早已布控的初村派出所民警當場抓獲,并從“李老板”的雙肩背包內查獲63.6萬元的現金,還查獲了他們用于詐騙的銅顆粒、袖內藏管等作案工具。
當天下午,案件移交給公安經區分局刑警大隊。審訊中,“李老板”交代,他實際是遼寧籍的戴某,已64歲,早在2006年,他就以同樣方式詐騙過他人,被判刑10年,因患病未能入獄執行;2010年,他故伎重演,又被判刑10年,目前處于保外就醫階段。
戴某稱,其余3人為他雇用,用于協助詐騙。戴某交代,這些爐渣是他以每噸500元的價格購進,已堆放了一年多。在詐騙楊某時,楊某每次取樣,戴某都伙同同伙“熱情”取樣,其實是操作袖內藏有裝滿銅顆粒的鋼管,趁楊某不備把富銅礦粒撒入樣品,以致于楊某相信爐渣含銅量很高。戴某等4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刑拘,本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