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代步車、機動三輪、電動三輪,很多上路并不守規矩,跑起來如入無人之境,出了事一走了之,查也不好查,建議杜絕它們上路。”近日,有網友登錄濟南市政協提案線索征集平臺,提出這一建議。記者了解到,其實公安部門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也很頭痛,不少老年代步車是非法改裝的。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立法,為規范老年代步車做好法律準備。 記者 楊芳
老年代步車上路隱患多多
走在省城的主干道上,經常能看到車后面懸掛老年代步車“牌照”的小車在行駛,有的還并不走慢行道,在機動車道中搶道。雖然老年代步車看上去是給老年人“代步”使用,但記者看到,有的老年代步車竟干起了“黑出租”的活兒,談好了價格,車上還能拉倆人。
網友“盧廣華”建議杜絕機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上路,理由很簡單:這些車輛無牌,出事易跑掉;駕駛者無證,不懂法規,在路上如入無人之境,攪亂了市內的正常交通秩序。“在珠海市街道上,你見不到機動三輪和電動兩輪,人家交通秩序很井然。”
記者昨天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絕大多數都認為:老年人年紀大了,反應不比年輕人;有的老人也不是很懂交通法規,轉彎時想轉就轉,確實存在很大的交通隱患,不建議“老年代步車”上路。“其實做子女的都想讓老人健康,老人真要出去做個什么事,公交挺方便,實在不行打個車,也比開老年代步車安全。”市民張先生說。
“老年代步車無牌、無證、沒有保險,真要出了事故,不管是肇事方還是傷者,沒有保險公司給你埋單,也會造成雙方的負擔,我也不建議老人開這種車。”市民王女士說。
“我們家倒是給老人買了老年代步車,只不過只讓我爸爸買菜和接孩子用,這兩個地方離家都挺近的,去遠了我們也不放心。”一年級學生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
不少老年代步車非法拼裝不合格
記者從濟南市公安局的答復中了解到,老年代步車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特點而設計的老年人專用代步車。其最大特點是速度慢、不得超過18km/h、重心低、操作簡單。廠家在設計的時候,需要單獨配置代步車專用的電機和控制器。而在功能方面,側重考慮到老年人使用的方便和安全。其核載人數為1至2人,且車輛的電機、電池、控制器、限載、限壓、限速保護器等核心配件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
“而現在公路上行駛的所謂的‘老年代步車’,均為部分生產企業在鉆市場空白及法律盲區的空子,偷換了‘老年代步車’的概念,違規生產、銷售非法組裝、拼裝的三輪或四輪車輛。其載客為3至5人,車輛行駛速度在40km/h以上,部分車輛達到70km/h,更有甚者時速能超過90km/h。”
交警部門也發現,由于老年人對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掌握,對基本的通行規則不了解,闖紅燈、占用快車道不避讓、亂掉頭、越線停車、違法亂停放、逆向行駛、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等違法行為比比皆是,因違法行駛造成的交通堵塞也日益增多,確實給城市交通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記者了解到,“老年代步車”并非規范的車輛名稱,它實際上是一種商業叫法,目前,在交通管理及車輛管理的法律法規中沒有相應的定義和規定。真正的“老年代步車”屬于機動車,是需要取得號牌,持相應準駕車型駕駛證,才可上道路行駛的。
目前,濟南市路面上的“老年代步車”分為三類:非法改裝的三輪摩托車、電動車;符合國家標準的殘疾人助力車;不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范圍內的超標車輛,屬于非法生產的不合格產品。
立法規范老年代步車行業 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
對于改裝及無牌無證的車輛,濟南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在路面執勤執法中,已加大對“老年代步車”穿梭機動車道、闖紅燈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查獲的改裝車輛立即予以拆除,恢復原狀,對于無牌無證上路的車輛,堅決予以扣留。此外,也加大了對“老年代步車”駕駛人員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駕駛員法律意識、安全意識。
但是對于從源頭上治理,公安部門坦承:一個部門不足以解決“老年代步車”生產、管理等問題。“如果不在許可、生產、銷售等源頭環節予以嚴格管理,只在道路上予以查究,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濟南市公安局交警部門牽頭起草了《濟南市交通管理條例》,對“老年代步車”相關問題,進行明確。要求工商、稅務、交警各司其職,聯合行動、統一標準,從生產、銷售等源頭環節加強管理,禁止生產、加工、銷售、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逐步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制定相關質量標準和管理制度,納入管理范疇,確保其生產、銷售、使用均處于有序狀態中。
邀您參與
公開征集提案線索
濟南市政協正在公開征集提案線索,截止時間11月1日。市民可以登錄濟南市政協門戶網站公開征集提案線索網絡平臺(網址 http:/www.jnzx.gov.cn,點擊“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提案線索”進入并提交線索); 也可以發 送 電 子 郵 件(jnzx-taxs@163.com);或是郵寄信函(市政協提案委辦公室,地址:濟南市歷下區龍鼎大道1號、郵編250099)。同時,本報開通聯動電話88197600,如果您有好的提案線索建議,也可以跟本報記者說說。我們也會將收到的線索及時整理,提交給濟南市政協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