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云龍
26日下午,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大會召開,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濟南要有80%以上的村(社區)達到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在全省率先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路上,濟南擬探索試行“多村一社區”基層管理服務模式,打破傳統的村莊界限,撤銷行政村,分片把相鄰的幾個村莊和相關單位規劃建設成一個農村社區,以農村社區為單元推動公共服務、經濟、政治、文化、組織等工作。同時,還擬在社區中心村設立社區服務中心,近距離為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生產生活性服務。
據報道,截至去年年底,濟南已對500多個城中村進行改造,但目前已改造的城中村的農民們還沒有完全實現“市民化”,其中,城中村安置房辦證的問題是城中村居民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據了解,濟南擬研究制定城中村農民轉居民、村莊轉社區、集體土地轉國有土地、集體經濟轉股份制或混合經濟的具體政策,并擬明確“城中村安置房可給予辦理房產證”。
記者了解到,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進程中,濟南擬推廣商河縣戶籍改革的經驗,鼓勵“三縣一市”制定有利于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政策辦法。
另外,濟南還擬研究制定城鄉“換房”“換股”“換保”的政策辦法:實施“換房”進城,按“拆一還一”安置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民以宅基地及農村住房置換城鎮商品房或保障性住房;推進“換股”進城,通過集體資產股份量化到人、承包地經營權入股等方式,讓農民變“股東”,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和承包地的收益;推進“換保”進城,推動城鄉養老、醫療、低保等社保并軌,幫農民將“農保”換成“城保”,實現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記者趙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