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保證會如實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身上配戴著測謊檢測儀器,面對眼神犀利的警察,心中有鬼的嫌疑人就會在這個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上,給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反應 。在各種影視作品中被演繹得出神入化的測謊,到底有何高深之處 ,10月20日,記者來到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試圖揭開島城測謊專家的神秘面紗。在專門破解疑案、已經測謊1000余名嫌犯而無一人逃脫的民警林燕看來,任何謊話都無法掩飾真相。
“混戰”中一人身亡
從業測謊工作10年的林燕,已經是刑警測謊“圈”內的高手,而她所經辦過最蹊蹺的迷案,是發生在今年的一起命案。今年1月份,省內一城市發生一起命案,而真兇卻無法找出,林燕受命趕赴當地協助調查 。
這是一起因堵車引發的命案。事發當天晚上9時許,當地一處小區內,一輛奔馳轎車和一輛馬自達轎車對向行駛,由于道路狹窄并且兩側又停滿了車,兩車無法會車而“頂牛”,駕駛奔馳車的李某及妻子和駕駛馬自達的王某及妻子都喝了酒 ,雙方互不相讓,從一開始的僵持迅速升級成打斗。李某隨后打電話,要調人來“教訓”王某。王某在當晚是到這處小區的妹妹家吃飯,而事件一起,妹妹夫妻二人便趕緊下來查看,發現李某也是小區住戶之后,經過勸說,雙方終于“停戰”。
然而就在雙方將要離開時,李某叫來的5人來到現場,而他們并不知道此事已經解決,上前便毆打王某,此時王某躲進車后排座,數人擠在車門處,一邊打一邊試圖將王某從車上拉出來,現場一片混亂。就在此時,其中一名叫李某某的男子突然捂住脖子后退幾步,倒地身亡。
真兇“隱身”九人中
經過法醫鑒定,死者李某某頸部受銳器刺傷身亡,這起似乎非常直接的案件卻陷入層層迷霧之中——到底誰是真兇?經過調查 ,由于事發時現場一片混亂、光線昏暗,盡管有不少目擊者,但無一人看到傷人的過程,甚至都沒有人看到兇器。所有人包括涉案人員,也都表示只看到了李某某捂住脖子倒地的情況,被誰所傷無人知曉,而還有人反映曾在現場聽到有人喊“傷到自己人了”。隨后,當地警方經過調查 ,將其中部分逃跑的嫌疑人抓獲歸案,而真兇必定就在涉事的9人當中。
當地警方通過審訊、排查 ,王某夫妻被認為嫌疑較小首先排除,因為事發時,兩人在車后排座躲避追打始終沒有下車,王某身上所沾染的血跡也確實能夠說明當時他正側身躲避。而嫌疑比較大的人包括李某、楊某、宋某,其中李某有犯罪前科,楊某在事發后逃跑,并組織同伙統一口徑“什么都不知道”,而嫌疑更大的宋某也有前科,在事發后不僅逃跑,甚至還曾問過律師這種案件會被追究什么樣的責任 。盡管已經明確兇手必定在這 9人當中,但是由于缺少清晰、有價值的線索,一直無法找出真兇。
嫌疑人在互相猜測
這時,從青島趕赴當地的林燕上陣。李某夫妻、王某夫妻、楊某、宋某等9人逐一測謊。隨著測謊的進行,案件卻和之前調查的情況出現巨大反差。李某夫妻二人在進行測謊過程中,對一些關鍵問題的回答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異常反應 ,而被“調”去的5人在進行測試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比如在“兇器是水果刀嗎”的問題上,無論這 7人回答“是”或者“不是”,測謊顯示的數據并沒有強烈反應 ,而通過對這 7人的測謊結果分析,兇手到底是誰,并沒有集中指向其中某一個人,反映出更多的則是這 7個人實際上是在互相猜測,都是猜是誰,但都并不清楚真兇是誰。
測謊進行到第3天,被測的是被判斷嫌疑最小的王某夫妻二人。而當王某妻子走進測謊室,被告之要進行測謊時,她發生巨變的表情讓分析多日的林燕心里已經有了底。在進行測謊后,數據分析顯示,王某妻子對是誰行兇是知情的,而真兇正是王某。
當最后走進測謊室的王某坐在林燕面前時,這名學歷很高、外貌斯文、邏輯極為清晰的男子,仍然表現出了極強的心理素質,甚至在回答測謊問題時,對一些問題會表現出仔細回憶的模樣然后再回答,“演技”也非常到位。隨著測謊進行,數據顯示越來越清晰,特別是一些關鍵問題反應強烈,都集中指向王某就是真兇。
真兇偽裝終被拆穿
盡管在測謊中,王某仍然不承認自己是真兇,但在測謊結束之后,雖然并不知道測謊結果到底如何,但作為一個“聰明人”,王某心理防線倒塌,在隨后再次接受警方審訊時,終于說出了實情。
據王某供述,事發時他在車內躲避追打時,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匕首刺向對方,而刺中的正是李某某,在周邊人發現李某某被刺身亡時,他悄悄將匕首收了起來。在一片混亂的現場中,他的妹夫曾湊到車窗前詢問情況,他就趁機將匕首交給了妹夫,這一過程就在轉眼之間,現場無一人發現,甚至都沒有人看到行兇的過程,匕首隨后被王某妹夫扔進附近的一處下水道里。
隨后,當地警方將王某的妻子、妹夫抓獲歸案,并成功在小區附近一處下水道內將作案的匕首找回 ,這一起迷霧重重的命案成功告破。
任何謊言騙不了自己
林燕介紹,當一個人在說謊時,無論他的心理素質多么好,“演技”如何之高,在生理上仍然會引起血壓、脈搏、心律 、呼吸、皮膚電等多方面的變化,這是精神無法控制的變化,也許一個人可以控制自己很冷靜,但是無法控制這些身體上的細微變化。
10年測謊1000余人的林燕介紹,心理素質非常好、控制力非常強的人,編出的一個完美謊言可能會騙過別人,但是不可能騙過自己,而測謊,就是還原說謊者內心中隱藏的真相,而往往越是這類人,越容易被測謊識破。
■記者體驗
15分鐘,謊話就被拆穿
測謊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強大,記者隨后和林燕一起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測謊體驗,測試記者一位親友的姓氏。記者的這位親友真實姓氏為“胡”,但是與記者初次見面的林燕顯然不會知道,按照測試的流程,記者將“胡”與劉、趙、李、宋 、孫、曲、莊這7個姓氏一并告訴林燕,在輸入系統之后,記者的胸、兩手指尖戴上測試儀器后,開始測試,在林燕問問題時,記者回答“是”或者“不是”。
測謊室內一片安靜,“你能保證你會如實回答下面的問題嗎?”林燕底氣十足的開場白極有壓迫感。盡管明知道是朝著說謊去的,但是違心說出“是”,還確實是有些心虛。在隨后的提問中,“胡”共計被提到了兩次,雖然記者已經提前作足了思想準備,也盡可能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理,但是當提到“胡”時,仍然難免有點緊張,這種情緒在兩次提問之間的空白期更加明顯,因為時刻在想會不會提到這個關鍵字。
“結果已經很明顯了,你的這位親友姓胡。”15分鐘后,林燕告訴記者結果。記者在測謊儀所監測到的數據上發現,當問題是“胡”時,所監測到的綜合數值達到一個峰值,這個數值幾乎是其他字所監測數據的兩倍甚至更高。
“我們測謊員在進行研究和訓練時,有時也會互相測謊,這些資深聽謊話、研究謊話的人,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能夠說謊成功的。”林燕笑說。
■作用特殊
測謊結論為偵查提供方向
島城的測謊無論是設備還是人員,在全國范圍都可能排在前列。林燕介紹,目前刑警部門除了已經裝備了常規的測謊儀,還有非常先進的腦波測謊儀、聲紋測謊儀,都是通過捕捉人在說謊時在腦波、聲音等方面的細微變化,從而分析鑒定所陳述事件的真實性。目前全市現在已有20多名測謊員,覆蓋全市各個公安分局,所有測謊員都是高手,都可以獨立完成測謊,同時,在遇到大案要案需要進行大量測謊時,隨時可以“組團”作戰。 而為了保持測謊的不斷進步,每年都是定期邀請國內和國際上權威的測謊專家來進行培訓,并且還進行多種國際上先進的測謊方式的科研項目。
而測謊員并不是在案件需要進行測謊時才出現。林燕介紹,和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的測謊工作不同,只要一起案件在剛開始調查可能會使用測謊時,他們就會參與到整個案件調查過程,無論是現場勘察還是審訊嫌疑人,基本上全程參與,而之所以要全程參與,就是為了能夠徹底了解案件的每一個細節,從而編制出更有針對性、更有“殺傷力”的測謊問題。
犯罪心理測試技術俗稱為“測謊”,這項技術起源于歐美國家。早在18世紀,國外就有人開始通過人體血壓、皮電、呼吸和心律研究人的情緒變化,后來有人將這一研究應用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我國公安部在上世紀90年引進測謊技術,在偵查破案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檢查機關的反貪部門也開始在偵查實踐中應用測謊,也有部分法院在審理案件中運用測謊技術作為參考。
在目前,測謊結論還不能作為直接證據使用,而是作為偵查線索使用,即根據測謊結論再展開調查以獲取法定證據。盡管如此,測謊憑著其獨特技術和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和使用,特別是在發生了重大案件以及疑案中,測謊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調查環節,為案件偵查提供方向。
文/記者 劉鵬 圖/本報記者 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