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次潛入市民家中偷盜的慣偷,白天卻跑去參加地震災區救援,以為借此能“漂白”自己的身份;人前,他是某救援組織的志愿者,并曾參加雅安地震等救援;人后,他卻是一名慣偷,多次潛入市民家中偷盜。被捕后,這名慣偷的“雙面人生”才大白于天下。據其本人介紹,他是為戀愛才當救援志愿者以“漂白”身份的,奈何盜竊的誘惑太大,他才持續著“白天是人,夜里是鬼”的生活。
夜半黑影 入室盜竊后“順走”轎車
7月17日,歷城區一洗車店老板趕到店面正常營業。令他大感吃驚的是,洗車店的玻璃門被人破壞,店內500多元現金及一部聯想筆記本電腦不翼而飛。正在他清點失物時,突然發現院子里的一輛價值9萬元的轎車也不見蹤影。
老板慌忙到東風派出所報案。民警到達現場,從視頻監控中查找到線索:16日晚23點,曾有個黑影竄入洗車店內,依稀可以辨認出此人為一個年約30歲的男子。該男子在店內偷盜物品后,又將院子內的起亞轎車開走。
半夜偷走汽車,為何沒有觸動車上的報警裝置?洗車店老板透露,他為圖省事,當晚直接把轎車的車鑰匙放在窗臺上,竊賊應是發現了鑰匙,這才“順手牽羊”將車輛偷走。
這賊膽肥 又回作案地騎走電動車
就在民警在海量的監控信息中找線索時,一個怪異的現象被發現。就在案發幾個小時后的凌晨,又有監控顯示,一男子突然出現在洗車店附近,并騎走了一輛事先停放在附近的電動車。
騎電動車的男子是誰?他與案件有何關系?根據事發地的時間段及周邊情況,辦案民警反復推敲,認為這個細節很可疑。“事后證實,其實在現場騎走電動車的人,就是盜竊洗車店的李某。”東風派出所副所長王洪剛介紹,根據這個線索,民警順藤摸瓜,很快有了新發現。負責追蹤車輛信息的民警匯報,曾有一輛起亞轎車在天橋區一修車廠維修過,維修時間正是案發第二天凌晨。民警趕到該修車廠核實,修車廠老板證實,當天有輛起亞轎車在廠內維修,還是“車主”上門找人幫忙,他才將車子拖回修車廠的。
順藤摸瓜 民警追回被盜轎車
修車廠老板查找相關記錄,很快報上維修車輛的號牌,號牌正是被盜車輛的號牌。通過修車廠老板提供的信息,民警還查找到了當天報修人的手機號。
隨后,民警一路追蹤到沈陽,終于將被盜轎車追回。負責銷贓的人是辛某,辛某稱,轎車是男子李某委托給他的,賣車總共得到贓款2萬余元。
漂白身份 慣偷沉迷“雙面人生”
近日,專案組民警在濼文路附近,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到案后,李某卻百般抵賴,稱自己雖有前科,卻已改過自新,并企圖以自己是某應急救援隊成員、曾多次參加抗震救災救援的“光鮮身份”蒙混過關。
面對嫌疑人的狡辯,民警拿出充分證據,將李某的謊言拆穿。李某自感無法自圓其說,終于講述了自己入室盜竊現金、筆記本電腦又盜竊汽車的情況。
據介紹,31歲的李某老家在聊城,因為好吃懶做,始終沒有正當職業,一直以盜竊為生。在找到女友后,他覺得應該“漂白”人生了,于是加入某救援組織當志愿者,還參加了幾次抗震救災行動。但盜竊的“誘惑”難以抵御,李某喝酒后就忍不住再伸賊手,過起“白天是人,夜里是鬼”的雙面人生,直到這次被抓。
作案時,李某獨自趕到洗車店,在室內盜竊后,又從窗臺拿了車鑰匙,將院子里的車開走。事后,他又返回作案地,將作案時騎來的電動車騎走。哪料想,轎車開到半路“爆缸”,才送到維修廠修理。目前,李某已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