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大三學生,帶著自己團隊拼命工作了兩個多月,三次中暑,賺了13萬。他是叢學地,青島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三的學生,創立了雨蝶文化傳媒公司,在青大一路附近租了100多平方米的地方做工作室,帶領著七八個人一起創業。
一身休閑的 T恤短褲 ,眼睛布滿血絲,不住地打哈欠,近日,見到記者時,他抱歉地說著:“真對不起 ,連續工作了好幾天,昨天晚上三點才睡,今天早上又電話不斷,沒怎么睡好。”
1賣掉心愛的單反鏡頭買設備
剛上大二時,叢學地看上了一架單反,非常喜愛,之后,他開始省吃儉用,因為飯量比較大,生活費也高些,為了買單反,平時每天三十元的生活費降到每天十五元,整整三個月,他攢夠了大約三分之二的錢,實在忍不住了,向朋友借了一部分錢,終于把單反買了回來。
2012年9月份,剛上大三的叢學地想創業,他選擇了自己喜愛的文化傳播行業。當時他手里只有一萬多元,但那批設備,包括燈光、搖臂之類需要一萬九千元左右,沒辦法,他問朋友借,并承諾三個月還。三個月后,還錢時間到了,雖然朋友沒有開口,但他自己不想拖下去,沒辦法他看到了陪他度過一年多美好時光的單反。
他說:“這臺單反對我很重要,在《青島大學報》記者團的時候,我用這臺單反獲得了‘全國校報好新聞圖片獎’和‘山東省校報好新聞獎圖片獎’,我在《齊魯晚報》實習的時候也拍了許多不錯的照片,他們老記者都說我這架中檔的單反拍出來的照片都趕上高檔的單反的效果了。而且通過這臺相機我認識了許多朋友,在我以后的創業之路上都幫了我不少。但沒辦法,欠的錢還不上了,我說了三個月還,肯定會還,狠狠心,鏡頭以很便宜的價格賣了出去,當時心疼得我專門寫了一篇日志來紀念它。”
2 投資50多萬,大筆欠債
今年年初 ,叢學地注冊的雨蝶文化傳媒公司獲得審批,為了擴大公司規模,他決定新進一批設備,線陣全套、18臺光束、四臺搖頭、40臺 LED ……購買設備陸陸續續地花費了50多萬,現在雖然開始盈利,但還是負債累累。
叢學地打算創業,家里也很支持,父母還給他買了一輛七萬多的車。“我真的很感謝父母,做什么事都放手讓我去做,給我很大的支持。”今年為了買設備,用了一年的車也讓他給賣了,實在撐不住,只好向父母開口,父母第一次給了十萬,第二次給了六萬,第三次給了十五萬。叢學地說:“我們家庭條件也就算一般,但父母就相信我,最后一筆錢很大一部分是貸款得來的。”
除此之外,一起創業的朋友也給了他許多幫助。有的創業伙伴給五萬,有的六千,有的七千,大家基本上都把自己新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給墊付上了。陳豪是青島大學大一的學生,自雨蝶公司開始擴展業務時,她就跟著叢學地創業,在購買設備時,她前后借給叢學地五萬多元。她說:“我之前有三萬多元的存款,投資了基金,后來叢哥這需要錢,我就都提出來了,我相信他不會虧待我們這些兄弟姐妹。”
最近一次購買設備時,陳豪先后給了叢學地二千元和六千元,這總共的八千元全是她問同學和朋友借的。團隊中青島大學的大二學生趙松雨也是團隊中的一員,為了公司,整個暑假都沒有回家,每天都為公司忙前忙后,基本上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買設備的時候,他把自己新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拿了出來。
公司剛剛起步,一切都很難,人手不夠用的,女生就當男生用,為了給公司管賬,陳豪自己報了會計班,攝像人員不夠用的,她一個女生扛起攝像機,錄了七八場晚會,每次都得站三四個小時。叢學地說:“有這幫創業的伙伴很知足,我把他們當作一家人。”
3 三次中暑拼命賺得13萬
買齊設備之后,叢學地開始為公司招募員工,并且利用自己的人脈聯系業務。創業初期,沒有資金去聘用全職的員工,他就從學校里認識的喜歡攝影、攝像的朋友中找了幾個人一起來工作,包括他在內的七個大學生一起撐起了公司所有的工作。
六月,正值大學畢業季,各個學院的晚會都需要燈光、舞美之類,整個畢業季,他幾乎承接下全校90%的晚會業務,整個團隊都拼命工作。
今年六月末,外語學院在青島大學輪滑廣場舉行畢業晚會,晚會前一天開始裝臺,那時學生們都在準備期末考試,團隊的其他成員也都很忙,裝臺的那一天,天氣特別悶熱,外語學院男生少,能幫忙的人不多,他就一個人忙東忙西,怕裝不完,他都沒敢停下來,最后中暑暈倒了,醒過來之后,他回宿舍喝了碗綠豆湯就趕回晚會現場。
第二次中暑是在臨沂三下鄉活動晚會上,七月初 ,學校組織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叢學地公司贊助了學校在外的晚會。前一天晚上,他和同事帶著設備趕了七個小時到臨沂,當時已經是晚上兩點,休息了三個多小時之后開始裝臺。七月初,臨沂的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悶熱的天氣下他再一次中暑,在團隊其他伙伴的幫助下,那臺晚會才順利進行。
第三次中暑是在即墨啤酒節期間,公司承接了即墨啤酒節的舞美、燈光等業務,在開幕的前一天晚上,忙到凌晨兩點,第二天接著干活,因為天氣太熱,加上沒有休息好 ,身體過于勞累,又中暑暈倒了。他說:“即墨的那一次中暑,當時心里真得很難受,當時我對自己說,我不干了,這錢我不掙了。”但看看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兄弟姐妹,他還是挺過來了。
公司從六七月份開始,大大小小地承接了不少活動,比如即墨啤酒節的舞臺布置、學院晚會、公司半年會等,青島啤酒節期間和膠州的咔啦酷公司共同承接了青島啤酒大棚以及德國伯爵和威麥大棚的舞臺設置,兩個多月的時間賺了大約十三萬元,當然這是公司七個人共同的努力。叢學地說:“盡管公司漸漸正規,但還是負債累累,但我相信,經過我們大家一起的努力,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