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者
“好爸爸”和“叮叮”,相伴的幸福
遇難者悉心照顧寵物狗多年,年初剛領結婚證,將赴澳大利亞拍攝婚紗照
“你們說,去澳大利亞什么路線好?”
一個月前,彭偉跟央視的同事仲偉寧興沖沖地聊起這事。
他要去澳大利亞。
在海洋另一端等待著彭偉的,不只是草地派對狂歡、黃金海岸沖浪,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跟妻子楊璐在一起,用婚紗照來銘記彼此的幸福,并舉辦一個相守終生的神圣儀式。
“讓人羨慕又感動。” 相戀11年的彭偉和楊璐,時常會令朋友們感嘆,社會這么浮躁,兩人卻能始終在一起。
身高1米76,愛運動,愛笑,愛動物。彭偉不僅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最優秀的后期技術人員之一”,更是妻子楊璐心中“全世界最好的人”,是兩條愛犬“叮叮”和“臭豆腐”的“好爸爸”。
所有的幸福,在2013年8月9日這一天戛然而止。
只是因為他想讓陪伴自己7年的金毛犬“叮叮”和“臭豆腐”,在熱天游一會兒泳;只是因為聽到愛犬的慘叫后,想把它們救上來。彭偉和“叮叮”、“臭豆腐”,被漏電的寵物泳池奪去生命。
“最好的后期技術人員”沒了,“全世界最好的人”沒了。
電光火石間,幸福化成永別。
妻子楊璐所面對的最悲痛的事,莫過于此。
男孩·女孩·寵物狗
11年前,經過好友介紹,男孩彭偉遇到了女孩楊璐。
那是二人的青春時代。男孩喜歡打架子鼓,一副搖滾少年的派頭。他還玩兒小輪車,圈里人稱這為BMX(自行車越野),對于熱愛的東西他從不放棄,在北京的一次知名的BMX比賽中,獲得了好名次。
那些年,男孩和女孩沒有什么錢,男孩租住在一處小平房里,每天騎著自行車送女孩去車站上學。那是一段青春張狂的美好回憶,雙方的家人當時甚至都非常反對。但這段從初戀開始的愛情長跑,雖然辛苦,但是幸福。
大學里,喜歡動物的他們決定養一條狗,于是選擇了一條金毛,起名叫“叮叮”,“因為叫起來順口”。由于大學里彼此都沒有什么錢,選擇的叮叮(金毛)并不算太貴。
但一帶回家,體弱的叮叮就病了,是“細小”。這種發生于寵物身上的急性傳染病,常常令狗在一個月之內死亡。
“那段時間我們真是急瘋了,想盡各種辦法給叮叮看病,吃藥,照顧它。”楊璐說。
經過努力,十多天的時間里,叮叮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彭偉和楊璐的感情,也因為這段經歷更加牢固。“他特別喜歡叮叮,叮叮吃的也多,所以現在叮叮長得很胖。”
又過了4年,他們養了另一條狗,是灰色的泰迪,“當時抱回來又臟又臭的,所以叫它臭豆腐。”
從彭偉的微博名“臭豆腐的爹”中,也足以見他對臭豆腐的喜愛。去年3月份的一天,他發了一張“臭豆腐”同時“霸占”3個狗玩具的照片,“臭豆腐”一臉萌樣。
電視人·優秀的“小蠟”
畢業之后,彭偉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工作。央視編導王曉清記得,彭偉2010年來的新聞調查,當時后期制作缺人,本來是學音頻的彭偉,被叫來做后期制作。
“這幾年,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電視后期制作者,他后來常開玩笑,說他當年被騙上了‘賊船’。”王曉清說。
即使上了完全沒學過的后期制作的“賊船”,彭偉并不畏懼。他開始每天“沒日沒夜地工作”,經常“從早上10點一直坐到晚上10點”,而遇到周六要播出的《新聞調查》,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飯。
“做后期制作,其實工資并不高,但彭偉還是始終想著提升自己,即使每周只有1天休息,他也要把這一天時間花在上后期編輯的專業課上。”王曉清說。
同事覺得彭偉濃眉帥氣,像蠟筆小新,就給他起綽號“小蠟”。“小蠟剛入行的時候,剪漏了一軌聲音,我當時還批評了他,他記得很深刻,幾年后的現在,他再沒有出過這樣的錯,每次他都一拍胸脯說‘不用查了,絕對沒問題,幾年前那事兒我還記得呢’。”
央視的另一位編導仲偉寧,對彭偉的專業素養印象深刻。“技術特別熟練,能幫編導實現很多想法,效率也高。”
在他眼中,彭偉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最優秀的后期技術人員之一”。
妻子·愛情·神秘的禮物
央視的同事,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彭偉的愛情。
“11年,太幸福了。”編導王曉清說。她總記得,在中午大伙兒都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彭偉有時候會拿出妻子楊璐做的盒飯。
滿滿一大盒,是燉好的排骨。“彭偉嘴上抱怨似地開玩笑,璐璐給他做得太多了,都吃不下了,拿來要分給我們吃。他當時的樣子,心里肯定特別幸福。”王曉清說。
為了這次澳大利亞之行,彭偉和楊璐整整從去年冬天計劃到了今年夏天。如今,機票已經訂好,賓館也已找好,就連要穿的小禮服,也已經找裁縫做好了。
彭偉曾對同事說,這是終身大事,馬虎不得。
今年1月17日,他們領了結婚證。結婚證上,二人笑得一臉幸福。
他心疼楊璐人盡皆知,他讓楊璐好好在家休息,自己一個人出來掙錢、打拼;他哥們說不能苦著楊璐,得買個戒指,第二天就去買了一對戒指;楊璐每年的生日他都精心計劃,這次他哥們邀他8月中旬去壩上玩,他拒絕了,說“璐璐過生日,我要好好陪她”。
而璐璐的生日就在8月15日,四天后。
朋友說,他為璐璐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誰都瞞著。
而這份“神秘的禮物”,卻因為一次觸電事故,被永遠地淹沒在了悲痛的時間洪流中。
■ 鏈接
2013年7月5日 上海徐家匯日月光中心門前,一俄羅斯籍年輕男子遛狗時進入景觀水池中,小狗當場死亡,該男子送醫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經黃浦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調查,該男子觸電系水下電器漏電所致。
2013年6月15日 武漢漢江路附近,27歲的李宛茹帶著3歲的兒子和姐姐李嬌一起逛街,由于兒子手中氣球沒抓牢,飄落至一KTV門前的噴水池中,李宛茹進入水池撿氣球時,被電流擊昏,李嬌上前攙扶妹妹時也被電倒,所幸二人經搶救無生命危險。
2013年6月4日 陜西榆林市榆林學院的沁園廣場內,一位八歲男童玩耍時遭電擊,其父和一大學生上前救援時也被擊倒。經搶救,其父和大學生無生命危險,八歲男童身亡。死因疑為廣場旁的池塘漏水到廣場內,導致廣場內路燈桿下裸露的電線漏電。
■ 提醒
觸電事故施救前須先切斷電源
遇到此類事故時,救援者須立刻切斷電源,保證觸電者不再受電流傷害后,再下水施救。其中應注意的是,施救人也應當留意漏電的危險,比如手是否沾有水,在需借助工具斷電或挑開電線時,最好選擇干燥絕緣的木質材料。
若觸電者出現心臟驟停,在醫護人員趕來之前,可對傷者進行心肺復蘇。心肺復蘇的基本方法為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
A04-A05版采寫 新京報記者 易方興 何光 陳白
A04-A05版攝影 (除署名外) 新京報記者 薛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