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6日訊 (張永強)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煙臺萊州的葉先生“免費”得了一套四個九的紀念金條,按說他該高興才對,可是他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葉先生前不久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一位自稱是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的男子說,要免費送給葉先生一套紀念金條。“一共是12枚,一枚是5克,說政府拿出一定的資金來,讓你們免費收藏。”
如果按照現在的黃金價格計算,60克黃金的價格在得一萬五千塊錢以上,可對方告訴葉先生,只需要交一部分的手續費,就可以免費得到這套價值不菲的金條。“他就說手續費應該是10%,我說我現在家庭還不是太富裕,沒那么多錢,過了兩天他又打過電話來說,通過和行長商量,行長批準了,最低八百塊錢讓我收藏。”由于對方在電話里言之鑿鑿,葉先生有些動搖了,對于金條的真實性,對方也再三保證肯定沒問題。
葉先生也放下了最后的顧慮,同意收藏這套紀念金條。果然,沒過幾天葉先生就接到了收貨通知,在交上八百塊錢之后,葉先生拿到了包裹。回家打開包裝一看還確實挺不錯,十二枚金光閃閃的“金條”一枚不少,收藏證書和檢驗報告也是一應俱全,上面都標注著含金量為99.99%,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完美,可是當葉先生把金條拿給懂行的人看的時候,對方的一席話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朋友說,不是金也不是銀,就是鋁,外面那一層還不是鍍金,就是一層顏色。葉先生用剪刀剪開其中一枚金條,發現里面露出了銀白色,為了進一步弄清楚這套”金條“的真實身份,記者和葉先生一起來到了附近一家金店,請專業人員幫我們鑒別一下。工作人員把葉先生帶來的金條進行火燒試驗,在火焰的灼燒下,這枚所謂的金條很快露出了真面目。為了和真正的黃金進行區別,金店工作人員也拿出了一小塊金條進行火燒試驗,反應和剛才的截然不同。
在確定了自己手中的金條為假貨之后,葉先生給之前那位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男子打去了電話,沒想到對方的電話仍然能夠打通。
對方自稱銀行工作人員,名叫劉偉。在電話里,劉偉一口咬定這套金條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然而記者登陸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網站,發現在2013年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計劃中并沒有這套紀念金條,而且在中國人民銀行中也沒有貨幣發行司這個部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