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徐玉芹實習生范佳)2010年7月,山東大學泰山學堂正式成立,并于當年9月開招首批“超級本科生”。這是山東大學實施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邁出的重要一步。如今,當年從2009級學生中選拔的20名“超級本科生”順利畢業。昨天,山大泰山學堂舉行了首屆畢業生畢業典禮。
記者手中拿到的“去向表”顯示,經過三年的錘煉之后,這20名“超級本科生”都有了令人咋舌的去向———其中16人攀上了“高枝”,比如數學取向的王夢林,以全額獎學金被“世界數學家搖籃”———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錄取; 物理取向的姚曉駿被杜克大學和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錄取;宋寶陽、張祥鵬、王曉宗被法國巴黎綜合理工錄取;孫琪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錄取;王皓被美國杜克大學錄取;另有1人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3人被中科院錄取,3人被北京大學錄取;1人被浙江大學錄取;1人被復旦大學錄取。
數學取向的何曉光、物理取向的李慧玲和宋卓則留在山東大學繼續深造。只有一名女生,因家庭原因放棄本校保研,選擇了回老家工作照顧家庭。
按照山大泰山學堂最初規劃,進入泰山學堂的學生,如果中途不被淘汰,學校將按照8年“本博貫通”模式進行長周期培養和精英教育。而如今,本科剛剛結束,這些“超級本科生”就一個個“高飛”了。
看著自己親手選拔并精心培養的優秀學子飛上“高枝”,山東大學泰山學堂“堂主”、中科院院士彭實戈心有不舍,但又不得不忍痛割愛:“我們鼓勵學生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換一種思維方式考慮問題。”彭實戈說,在山大這四年,這些學生能學到的東西都學到了。他們應該飛到不同的地方去。但他很快補充說,“無論他們飛到哪里,都是山大泰山學堂的人。”
學堂不適合“書呆子”兩年“滾動流出”23人
“泰山學堂數學取向學生退出得特別多,經常一年就退出5個。”山大泰山學堂副院長吳臻介紹說,自成立以來,泰山學堂學生選拔一直實行“滾動機制”,每年都會有老生流出,新生流入。僅2010級數學取向的15名學生,到2011年時就有5名退出。整個學堂兩年共“滾動流出”23人。“數學教學更注重數學思想、本質的領悟,而不是像高中那樣學清楚一種模式來對付某一種題型。所以很多學生學下來覺得和高中完全不是一回事,學起來很困難。”山大泰山學堂副院長吳臻告訴記者,有些學生完全沒有跟下去的能力,只能退出了。
這種滾動機制的效果不錯,把確實跟不上的學生淘汰出去之后,再把另外一些班級表現比較出色的同學選拔進來,使得所有學生都能跟上我們的進度。
點擊
“去功利性”的奧賽“含金量”更高
山大泰山學堂招收的超級本科生中,不少是通過奧賽保送或自主招生招進來的。而按照教育部政策,明年奧賽獲獎生將不再保送。對此,山大泰山學堂副院長張樹永認為,取消奧賽獲獎保送能夠有效避免參賽者的功利性。“如果學生確實對學科感興趣,自發參賽拿到獎勵的話,這樣的學生可能比我們現在的奧賽獲獎者更加優秀。”
“一旦奧賽不集中培訓了,學生以自發主動的方式參與競賽,那么這樣的學生會是更優秀的學生。”張樹永說,現有的奧賽保送制度下,一些奧賽獲獎者即使拿到保送資格,也有最終不被錄取的。張樹永說,在山大去年的保送生面試中,十幾個奧賽獲獎者中,大約有三四人未被錄取,原因就是專家們認為,這些考生對獲獎學科并沒有興趣,而只是把奧賽當成“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