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邊就是張北戰的“家”。 張建業 攝本報6月13日訊(見習記者 張建業) 在運河經濟開發區有一流浪者,十幾歲時被人拐走,上街乞討要錢,后來逃到德州,現在在路邊生活近兩年。在外流浪二十多年的他,現在特別想回到安徽老家。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他精神有問題,可后來我覺得他很正常。”13日中午,在運河經濟開發區德棉佳苑附近開蛋糕店的舒女士告訴記者,大概是在前年夏天的時候,這個流浪漢來到這里,后來便在路邊住了下來,一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有問題,也沒多和他交流,可慢慢地覺得他很正常。“主要是他懂得報恩,前一段時間下雪,下完雪他就幫我掃雪,我孩子出去玩他也幫忙看著,這絕對不像一個有問題的人能做出來的。”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流浪者姓張,兩年來經常站在一個中醫診所門口發呆。自稱他爺爺以前是一名老中醫。店主告訴記者,從交流中能看出流浪者懂得一些中醫常識。
中午,記者在德棉佳苑見到了流浪者老張,剛開始張先生有些懼怕,但當附近居民告訴他我們可以幫他回家時,老張放松了警惕。“我是在家里被拐走的,當時我被迫外出要錢,并且以馬戲團的名義去各個地方。假如要不到錢或者要的少就會挨打。”據老張介紹,當時另一個被拐賣的兒童沒要到錢被人販子把腳砍了,他心生懼怕后趁機逃走,之后便一直在各地流浪,生怕自己被人販子再度找到,如今據他被拐賣已經二十多年。
老張說他叫張北戰,家里還有一個堂兄弟叫張南征,母親張翠萍(音)在他被拐賣的時候已經帶著一個姐姐改嫁,自己的爺爺叫張正景是一個老中醫,父親張中本(音)已經去世。自己由于當時年紀小,對家鄉的印象也比較模糊,只大概記得自己應該是安徽省宿縣前樓鄉潼山村人。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現安徽宿州市原名宿縣,而宿州境內雖無前樓鄉但卻有潼山村,而潼山村西北方的村落名為前樓村。
記者下午已分別聯系當地鎮政府及派出所等機構,但暫時尚無回應,同時也希望知情人能及時與本報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