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過海參,你見過白色海參嗎?昨日,市民薛士堂撥打本報熱線電話稱,自家參池中長出一只白色海參。薛士堂說,他養殖海參已有10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白海參。
海參池撈出個“寶貝”
據薛士堂介紹,今年4月份開始,他所在的海參養殖合作社開始打撈海參。有一天,撈海參工人突然給他打了個電話,稱有重大發現:“咱的海參池里長了個寶貝!我發現了一只白色的海參!”
一開始,薛士堂沒當回事。直到前不久,他偶然和一個養海參的朋友說起此事時,這位朋友竟然嘲笑他不識貨:“白海參非常罕見,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外面賣好幾萬一只呢!”薛士堂這才對白海參上了心,趕緊回家上網搜索。
“根據網上的說法,20萬只海參里才會出現一只白海參,白海參又名白玉參,其營養價值比一般海參高很多,不能留種,只有在優質的野生環境中才能生存。”薛士堂說,他的參池正是沒有任何污染的野生環境,他的朋友也在附近的海參池中發現了兩只白海參。
主人欲捐一只搞科研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榮成市成山鎮的朝陽港海區,白色海參就是在這一海域被發現的。從岸邊乘船向海里行駛百余米,記者來到薛士堂的海參養殖區。繼上次發現白海參已有兩個月之久,為了重新找到這只白色海參,水手師傅到海底找了三次才找到。
與灰黑色的海參放在一起,白色海參格外顯眼。從表面上看,除了顏色不同,白海參與其他海參并無區別。薛士堂說,這只海參已在海里生長了兩年多,用電子稱稱了一下,這只海參的重量近3兩。同一海參養殖合作社的另一海參養殖戶也發現了兩只大小不同的白海參,其中一只小的為純白色,重約1兩多,生長期為一年多。另外一只大的表皮上還有部分灰黑色似乎沒有褪掉,重達3兩半,在海里生長了近三年。
“我打算將其中的一只捐給科研機構,研究其生長及營養價值等,另一只可供收藏愛好者收藏,制作成標本等。”薛士堂說,感興趣的科研機構可與他聯系。
白海參確有科研價值
那么,白海參究竟為何為白色的,其價值是否真的不一般呢?
昨日,記者就此咨詢了我市一名海參研究專家。該專家表示,這并不是我市第一次發現白海參。據她所知,前幾年在乳山市也發現過白海參。“白海參其實是基因變異形成的,主要與其體內所含色素有關。”這名專家表示,根據國內專家研究,白海參中的皂苷含量比普通海參至少高30%,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另外,白海參體內的硒元素含量也較普通的海參偏高。
據了解,目前國內對白海參的研究尚不完全,因此白海參的其他價值還有待研究,因此,薛士堂欲捐白海參做科學研究很有道理。 (記者 顏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