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高考英語考試結束,從此英語聽力測試退出高考舞臺。2000年全國開始推廣英語聽力以來,13年間聽力考試的存廢問題就像高考改革一樣從未停止過。
難保播放質量,考點壓力大
據相關人員介紹,取消聽力考試的原因主要是聽力測試易受環境干擾等特征導致測試的順利實施得不到絕對保障,一是正常聽力播音受到雷電、電磁波等、錄音介質故障和供電中斷等影響,二是考場環境受外界干擾。自從聽力測試實施以來,大小事故幾乎不斷,特別是在2004年,聽力播放問題尤其突出,“全國十幾個省(市)都出現了個別考點的考生和家長反映播放效果問題,有的引發爭議,甚至形成了局部社會熱點問題,給各級考試機構,尤其是各考點帶來巨大壓力”。
聽力器材有別,會影響公正
聽力器材是聽力考試最關鍵的環節,作為聽力考試的重要載體,直接影響了考生的答題效果。記者通過采訪了不同時代的高考生,一起回憶了當年聽力是如何考的。
陳先生1997年參加的高考,那時聽力還沒有在全國統一推廣。據他回憶,那年的高考沒有這么多人關注,也沒有這么多的先進設備?荚囬_始后,監考老師打開擺在教桌上的錄音機,聽力題就是盤錄好的磁帶。
到了2000年以后,聽力考試開始步入正軌。2003年參加高考的秦女士告訴記者,那時候聽力考試一人會發一個耳機。而且這個耳機是無線的,聽力的內容是從學校的廣播站里統一發出信號到耳機里。雖然比陳先生那時候先進,但是會經常出現設備不好使或信號受干擾的情況。
去年剛考完高考的張同學告訴記者,學校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給每個班級都配備了音響,同一考場內所有同學聽到的都是一樣的,效果也都是一樣的。但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如果是條件比較落后的學校,聽力的效果也必然受到影響,嚴重影響了高考的公平性。
□相關鏈接
2005年起,高考外語聽力測試不再統一要求
為了讓英語學習不再是“啞巴英語”,2000年1月,在廣東等地聽力試點的基礎上,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外語科中逐步增加聽力考查的通知》,決定從2000年起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日俄語等外語科中,逐步增加聽力考查內容并制定了推進計劃。
該文件還規定“2006年以后任何省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在高考英語中增加聽力考查”。高考引入聽力測試是中國英語學習的進步,終于在高考中體現了1978年以來的歷次教學大綱(或修訂版)均要求的聽能目標。因引入了聽力,高考去掉了延用多年的單詞辨音的考題。
然而,2005年4月,教育部發布《2005年普通高考英語、日語、俄語聽力考試有關考務要求》的通知,“從2005年開始,普通高校招生對考生外語聽力測試不再做全國統一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本地教育實際自行決定外語聽力測試的考試形式、時間和記分辦法,并將成績在錄取時提供給有關高等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