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許君麗 報道
□通訊員 王樹科
本報5月26日訊 近日,威海市重點劃分了七大海洋游釣區域,規劃建設六個區域中心海釣基地,構筑以區域中心基地為輻射重點、游釣俱樂部為骨干支撐、公共游釣服務區為基本依托的分布合理的空間布局。預計到2020年,威海將建成高度國際化海洋游釣產業基地,實現名副其實的“黃渤海第一釣場”戰略目標。
為進一步推進海洋游釣業發展,威海市政府正式印發了《威海市海洋游釣基地布局規劃(2012-2020)》(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以市區為重點,結合區域資源特性,重點劃分了威海北游釣區、威海灣游釣區、市區東南游釣區、榮成游釣區、文登游釣區、乳山游釣區、沉船及深水游釣區等七大海洋游釣區域,規劃建設雙島灣海釣基地等六個區域中心基地,小石島游釣俱樂部等七個游釣俱樂部,靖子村休閑漁業碼頭等十五個公共游釣服務區,在全市構筑以區域中心基地為輻射重點、游釣俱樂部為骨干支撐、公共游釣服務區為基本依托的分布合理的空間布局。
《規劃》共分三個階段,到2020年全部完成。截至2015年底,完成對近岸人工魚礁、近海沉船、深水拖釣互為補充的游釣資源格局調整,以營造特色游釣資源為目標,形成功能互補、區域特色顯現的保護性利用環境,是其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2017年前,以近岸、近海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恢復項目建設為基礎,實施重點海域、海島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實現海洋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恢復。第三階段到2020年,建設可釣魚種齊全、本地常規游釣品種穩定增長、特色品種明顯增長、游釣環境優美、服務功能齊備的高度國際化海洋游釣產業基地,實現名副其實的“黃渤海第一釣場”戰略目標。
威海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規劃》的全面實施,將形成功能互補的海洋游釣基地群為基本目標,形成以大眾游釣為主、專業游釣為輔、與國際高度接軌的產業化的海洋游釣服務體系,將威海建設成為北方游釣資源品種最為齊全、游釣方式最為完整的常年釣場,打造國內海洋游釣資源生態保護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