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16:00,在濟南長清大學科技園商業街,大馬路上密布著“鐵蒺藜”,被扎破車胎而“趴窩”的車排成長隊,其中16輛是出租車。“中招”的哥反映,最近一個半月以來,類似的釘子路經常出現,出租車被扎不止一次了,他們懷疑是有人故意使壞。
突發事件
30余輛車被扎“鐵蒺藜”
16日16:00,長清的哥相互提醒:大學科技園商業街被撒了“鐵蒺藜”,在路上行駛的車“趴窩”了,事故路段是瓦特路。
記者來到現場時,在瓦特路“趴窩”的車有30余輛,其中出租車占了大多數,至少達16輛,而且車內都有乘客。
路過此路段車輛無一幸免,全部都被鐵蒺藜扎胎。記者逐一查看輪胎,多的扎著9個鐵蒺藜,少的扎著2個“鐵蒺藜”。連三輪車、自行車和電動車也沒能逃過一劫。
“撒釘子的人太猖獗了!”不少市民撥打110報警反映。隨后,大學路派出所的三輛警車分別從南北頭駛入瓦特路時,車胎也被扎。
特制利器
“鐵蒺藜”總有一頭翹起
記者看到,“鐵蒺藜”的制作材料類似羊肉串的鐵簽,長短不一,最長的達 30厘米,折成“S”形的三截,兩頭垂直。
“撒釘子的人費了不少工夫。你看人家費了心思。一把鐵釘子隨便撒在馬路上,肯定有一頭翹的,車胎軋過去,撲哧一聲就扎透了。”事故現場的哥分析。
他們說,一個半月前,瓦特路就曾被人撒過“鐵蒺藜”,后來情況愈演愈烈,他們因此收集了不少“特制利器”。
的哥展示了幾樣物證:最經常遇到的是“鐵蒺藜”,制作工序簡單,“殺傷力”中等,但較不易被發現;其次是子母螺絲,不需再加工,“殺傷力”大,一旦軋過去就得爆胎,但較容易被發現;偶爾會遇到一些偽裝的“扎胎”道具,如藏在瓶蓋下面的螺絲或是壓在煙盒下面的螺絲。
“開始心里特憋氣。后來軋得多了,我有時候挺想笑,這幫撒釘子的是真費心。”一位的哥說。
行為猖獗
月余來每輛車“攢”了兩斤釘
的哥表示,撒釘子的情況是4月出現的,釘子路的高發路段就是瓦特路,最嚴重的是牛頓路以北至山東中醫藥大學。不過,按照以往經驗,路面的釘子在20:00后出現,16日這次白天出現還是首次。
他們說,這釘子撒得多了,大家都有經驗了。如果釘子撒得密度低,找個地方補胎就行,一個洞收費10塊錢,但趕到夜里沒人補胎,有人在車上帶了打氣筒。但如果釘子撒得密集,造成的后果就很危險了。
“如果扎了好幾個口子,或者是口子太深了,那個輪胎肯定就報廢了。換一個輪胎至少400塊錢。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萬一車輛爆胎了,把不住方向就可能發生危險。”的哥說。
他們告訴記者,長清的哥的姐私下通過氣,一個半月來挨了不少釘子,他們把輪胎拔下來的釘子給了警方,“粗略估摸一下,每輛車上拔下的釘子至少有兩斤沉”。
的哥猜測
黑出租涉嫌“下黑手”
在商業街撒“鐵蒺藜”的是什么人?長清的哥說他們鎖定了嫌疑人--- 在商業街經營黑出租的人。這群人撒釘子動機就是報復。
的哥趙先生說,黑出租搶地盤很兇,擠占正規出租車的生存空間,雙方早先曾有過激烈沖突。11日晚間,黑出租再度與出租車“正面交鋒”,出動18輛黑車圍堵出租車,形成25輛出租與18輛黑車的對峙,驚動警方出警。
12日,長清區交通局嚴查黑出租。13日至16日,釘子路出現更頻繁了。
趙先生說,15日20:00,他駕車駛向山東中醫藥大學,一進瓦特路就“中招”了--- 四條輪胎吃了六個釘子。有人聲稱,此前一輛黑出租曾在瓦特路繞了一圈。
記者隨后向大學路派出所和長清區交通局求證。公安部門和交通部門并未給出異議。
部門說法
瓦特路沒有監控解決需聯合行動
記者了解到,2013年4月1日,長清開展專項整治黑出租行動,集中力量嚴懲黑出租。黑出租遭遇空前重創,一度在大學科技園“吃不開”的正規出租車恢復經營秩序。
4月5日,大學科技園首次出現釘子路。公安部門證實,長清區交通局人員抓到現行,一名開黑出租的人拋撒釘子,將其移送公安部門,目前此人仍在拘留中。
長清區交通局工作人員稱,2013年5月1日,為期一個月的整治行動結束,長清區交通局仍保持嚴厲查處力度,繼續保持打擊黑出租的高壓態勢,這或許能解釋撒釘子的動機。他說,交通部門已加強路面巡查,但不可能24小時全程盯守,監控需要公安部門配合。
16日,大學路派出所人員表示,目前瓦特路沒有覆蓋監控,發現撒釘子的黑手存在困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還沒有頭緒,需上報分局及區政府,協調各單位聯合行動。